唐朝
正气歌声 2022-12-03 1021 0 0 0 0
唐朝,民族主义,李白,边塞诗歌,唐诗,如今某些人炮制出各种的奇谈怪论,胡扯李唐王室是鲜卑人。他们给出的理由很是扯谈,那就是李唐王室的母系血统中有鲜卑人,所以就成鲜卑人的王朝了。这样的一种说法真是无理取闹,以这逻辑,满清帝王中也有母亲是汉人…

如今某些人炮制出各种的奇谈怪论,胡扯李唐王室是鲜卑人。
他们给出的理由很是扯谈,那就是李唐王室的母系血统中有鲜卑人,所以就成鲜卑人的王朝了。
这样的一种说法真是无理取闹,以这逻辑,满清帝王中也有母亲是汉人和蒙古人的血统,以这逻辑,清朝难道是蒙古人和汉人的王朝?
我们从唐朝时期的主流思想来看,也应该清楚地知道唐朝是地地道道的华夏政权,这从我们所熟悉的唐诗就能看得出来。
唐诗的重要流派之一的边塞诗,核心内容就是骂胡人,换着花样骂,全方位360度无死角,从天骂到地,从人骂到马。
骂胡人的诗还有专门的题目,塞上曲,塞下曲,凉州词,都是一个系列的,而且几乎所有的大诗人写过这个系列,流行程度堪比现在的小学生写: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我的老师。
此类诗基本属于写诗必写,属于识字入门基础练习套装,还动不动其一,其二,其三,其四……
早上起来骂其一,中午吃饭骂其二,晚上睡觉骂其三,做梦骂其四。
从这些诗里可以看得出来,胡人(蛮夷)胡天(天寒地冻)胡草(贱草)胡马(侵略者)羌笛( 自作多情)胡姬(风尘女)胡XX都是不是什么褒义词,同时大力讴歌汉皇将士戍守边关,就直接把汉皇汉军汉将写到诗里,按照唐朝人的标准,现在所谓的汉皇的战斗力,没有一个能上得了台面。
这下能理解胡人在唐朝人眼里是个啥玩意了吧,你说唐朝皇室是胡人,首先朝廷根本就不可能容得下你。
唐诗里面骂胡人骂的痛快淋漓,骂出水平的,骂成千古绝唱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最为著名的恐怕是这两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要渴饮胡人血的: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李白《塞上曲》
要灭胡人的:汉家旗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戴叔伦《塞上曲》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李白《塞下曲》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李白《记李将军》
归来骂胡人侵略的: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杜甫 恨别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杜甫 潼关吏
胡人侵扰边关,将士出击砍胡人的:
周祚生来苦战无复畏,骑马杀胡安足数。五月边陲月正生,胡人杀人声彻城。
写胡人献胡女妖言惑皇上的,胡妖导致安史之乱的:
天宝欲末胡欲乱,胡人献女能胡旋。旋得明王不觉迷,妖胡奄到长生殿。胡旋之义世莫知,胡旋之容我能传。——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胡旋女》
截围一百里,斩首五千级。代马流血死,胡人抱鞍泣。——刘希夷《将军行》
对于炒作李唐王朝是胡人的,数典忘祖的汉奸,唐朝则人是这么骂的: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司空图《河湟有感》
甚至说不要自作多情都是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不要自作多情,胡天胡地都荒凉得春风都不去。)
唐朝有头有脸的诗人,不写几首骂胡人,讴歌汉家子弟的诗,根本不配做一名诗人,更谈不上出人头地了。
唐朝人聚会骂胡人,抒发自己的民族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虽然李唐皇室优待胡人,许多异族人在朝中做官,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过危险。
不管在任何时候,对于异族之人都必须要有防范之心。
唐朝禁食鲤鱼,因为鲤李同音,然后你说李唐有胡人血统,然后诗人换着花样骂胡人,骂出水平骂出高潮骂出经典,真有胡人血统,那不是指着鼻子骂吗?
如果李唐王室真是胡人,玄宗把骂胡人的顶流明星诗人李白请到宫中,难道是为了给他祖宗坟头蹦迪?
(痛骂胡人的李白成为李隆基的座上宾)
所以说某些人说李唐是胡人王朝,这荒谬程度堪比你的孙子说民国是日本人建立的一样,给你上坟的时候给你烧天照大神,你若泉下有知,会不会跳起来打死这不肖子孙?
谁再说唐朝皇室是胡人的,建议他给他祖宗上坟烧天照大神。
这些人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胡搅蛮缠,其实就是想要打击我们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同样的,他们还炮制出朱棣是蒙古人的神话。
(明成祖朱棣也成胡人了)
其用意再明显不过,那就是认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华夏都是由异族人在统治着的。
这根本就不是事实,也没有任何的事实依据。
但他们却对炮制这样荒谬的东西乐此不疲,他们究竟是何居心,难道不是一目了然吗?


Tag: 唐朝 民族主义 李白 边塞诗歌 唐诗
相關內容
歡迎評論
未登錄,
請先 [ 註冊 ] or [ 登錄 ]
(一分鍾即可完成註冊!)
返回首頁     ·   返回[唐朝]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