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n 2020-10-25 5363 0 0 0 0

华夏文明始于16000年以前青藏高原,是世界文明源头

  道可道非常 于 2019/9/20 22:16:42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文化散论

  华夏文明观星始于16000年以前的青藏高原,是世界文明的源头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四象玄鸟金箔”,学界讹传为“太阳神鸟”,并从未给予合理的解释。我认为,自新石器时代以来至早期文明各种器物上的动物纹饰,必须从天象历法入手才能得到准确的解释,因为人类的宗教必然起源于对天的崇拜,动物纹饰不过是先民在无文字时代对天象历法的形象表达。

  由于土耳其哥贝克力石阵(Gobekli Tepe)始于大约10000年前后,石碑上雕刻有精美的动物纹饰,我因此怀疑先民早在10000年以前就有了长达数千年的观星实践,对于特征天象和鲜明时令(如二分二至)有了准确认知,于是采用高精度天文软件回溯12000年前以来至黄帝时代(始于公元前3760年)的天象。

  果不其然,我首先发现了公元前8341年(庚申年)前后奇特而壮丽的天象。

  公元前8342年(天文年-8341年)2月19日冬至,又是阴历十一月朔(按,这是根据天象回推历法情况,并非指先民当时已制定出阴阳合历)。

  日出时刻,鹤宿在南中天,鹤二这颗亮星几乎与太阳黄经相差90°。

  日没时刻,轩辕在南中天,轩辕十和酒旗几乎与太阳黄经相差90°,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横亘南天,这也是一只大鸟(朱雀),由鹑首、鹑火和鹑尾三部分组成。

  因此,公元前8342年2月19日朔旦冬至这一天,昏旦时刻,两只大鸟在南天振翅高飞,按顺时针方向互相竞逐。

  稍有天文历法常识的读者就会知道,当几个月后夏至来临(公元前8342年8月24日),昏旦时刻仍然是这两只大鸟(朱雀和天鹤)在南天振翅竞逐。同样,及至春分和秋分当天昏旦时刻,依然是朱雀和天鹤在振翅竞逐,不过两只大鸟不是在南中天,而是分别位于东西两边的天空。

  这样,四季流转,二分二至的昏旦时刻,两只大鸟常年在南面天空按顺时针方向振翅竞逐,如此奇特壮丽的天象,怎么可能不被先民观测到。华夏先民将这些特征星宿命名为鹤宿和朱雀,已经充分说明了问题。

  星宿的存在及其命名,是华夏文明历史演进的基因,它镌刻在不朽的天空,任何时间的巨流都无法将它冲刷淹没。

  三星堆的“四象玄鸟金箔”(“玄鸟”即“旋鸟”),如果不用我首先发现的天象历法来解释,那就永远无法合理解释。“四象玄鸟金箔”是且仅是公元前8342年前后二分二至昏旦时刻天象的形象表达,是华夏先民文明滥觞的永恒记忆。

  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公元前8342年2月19日朔旦冬至这一天日没时刻,北天大辰也呈现出奇特而壮丽的天象。北斗七星的第六星开阳正好位于正北子午线上,北斗七星的第一星天枢正好位于与之相距15°的赤经线上;东边大角和角宿一两颗亮星分别位于相距15°的赤经线上;西边天津四和天津九(都属于天鹅座)两颗星也分别位于相距15°的赤经线上;明亮的标准星织女星(星等为0)位于跟子午线相差30°的赤经线上。

  请注意,各星逆时针每转动15°到达相邻的赤经线上,刚好用时1个小时。

  例如,角宿一到达上图大角所在的赤经线,刚好1个小时。

  织女星到达子午线,刚好2个小时。

  天津九到达子午线,刚好3个小时。

  大角和天津四分别到达子午线,刚好4个小时。

  先民虽然没有赤经线的概念,但如此鲜明壮丽的天象,完全不可能不被先民发现其运转的规律。毫无疑问,“小时”的划分是且仅是根据如此壮丽鲜明的天象创设出来的——而仅此一项推论,就可以完全证明华夏先民是且仅是创造世界文明源头苏美尔文明的苏美尔人。

  不但如此,北天大辰壮丽鲜明的天象,还向华夏先民昭示了星辰之间的角度关系,根据此星的位置可以推知彼星的位置;根据时间的推算和回溯,可以推知某星在某时的位置,特别是太阳的视运动位置——这是且仅是创设二十八宿的天象和时间基础。

  三星堆的“四象玄鸟金箔”,无可置疑地证明了二十八宿是且仅是华夏先民所创设;而华夏先民创设二十八宿这一结论,再次无可置疑地证明华夏先民是且仅是苏美尔人。

  我认为,公元前8341年,就是传说中伏羲时代的开始;而由于天象历法的事实存在,伏羲时代显然不再是一个传说。从伏羲时代到黄帝时代,华夏先民在璀璨的星空下繁衍生息了将近5000年,壮丽的星空烙下了华夏先民无与伦比的智慧印记。

  但是,华夏先民的卓越智慧还不是起于伏羲时代,而是更早。

  我用高精度天文软件继续回溯久远的星空,再次发现北天极大辰的壮丽奥妙。

  在遥远的公元前14457年(天文年-14456,甲子年)前后,天津二几乎就在北天极的位置,是名副其实的“北极星”。当年4月2日冬至,又是阴历十一月朔。日落时刻,明亮的天津四正好位于正北子午线上,同样位于正北子午线上的还有天纪二;织女星在位于相距子午线15°的赤经线上,西边北斗七星的第一星天枢和第五星玉衡正好分别位于相距15°的赤经线上,勾陈第五星和第六星的连线也在赤经线上,指向北极星天津二。

  如此壮丽的天象,毫无疑问,也完全可能成为华夏先民发现“小时”和星辰角度关系的天象基础,例如织女星就跟天枢刚好成90°角,勾陈三跟天纪二成90°角。

  但更重要的是,当天日出日没时刻,南天的壮丽天象呈现出华夏文明更为久远的奥秘。

  日没时刻,南中天上与太阳几乎成90°角,竟然是东方七宿之一的氐宿一,还有库楼三、十字架二。东边斗宿五,与氐宿一相差几乎60°;西边轩辕十四,与太阳几乎相差15°,而轩辕七几乎与太阳在同一黄经线上;二十八宿的翼宿二,与太阳几乎相差60°,与氐宿一几乎相差45°。

  日出时刻就更加有意思了,南中天上与太阳几乎成90°角的亮星是天大将军一。从东到西,南天上跟太阳几乎相差15°倍数的星分别是:井宿七、天狼星(大犬)、五车三、参宿七、天船一、昴宿七、毕宿八、奎宿七和奎宿十二(两颗暗星)、壁宿二、土司空等。

  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说明构成二十八宿的星辰,是华夏先民在漫长的岁月里所观测到的与太阳视运动位置构成特殊关系的星辰,是可以用来标记和推算太阳位置的特殊天象。

  这一事实再次无可争辩地充分证明,二十八宿是且仅是由华夏先民创设的,因此再次无可争辩地充分证明华夏先民是且仅是苏美尔人,开创了世界天文学和世界文明。

  最有趣和最震撼的是,请看看当年春分——公元前14457年7月4日——昏旦时刻南天的壮丽天象!

  日出时刻,南中天与太阳几乎成90°角的,是北斗七星第一星天枢、轩辕七和柳宿六;日没时刻,南中天与太阳几乎成90°角的,是鹤宿一!春分的南天上,鹤宿和南方七宿朱雀振翅高飞,互相竞逐!

  请注意,在遥远的公元前14457年前后,二分二至昏旦时刻,四象玄鸟昭示南天,这是天赐华夏先民的壮丽景象,是华夏文明万年勃兴的源泉,是华夏族群不可磨灭的永恒记忆,是人类文明的滥觞,我称之为燧人氏时代。

  由上述天象可以推知华夏先民起源的祖地,即精确呈现上述天象的观测地——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山南山北——北至那曲,南至加德满都,东到拉萨,西到新德里,这是藏缅文化综合体勃兴的祖地。

  华夏先民的一支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迁徙到两河流域,由于拥有无与伦比的核心竞争力天文历法技术,而且发明了文字,华夏先民在北达土耳其高原南至波斯湾的两河流域地区蓬勃发展,创造了世界文明的源头苏美尔文明,夏商周等诸侯国在两河流域沿岸地区建立都城,农耕渔猎,通商贸易。

  大约公元前2200前后,夏商周等诸侯国整体从两河流域向东迁徙,一路传播文明,直到黄河长江流域重建文明。

  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历史学界和古天文学界的妄人们,从此可以休矣。

  (好了)


Tag: 华夏 人类起源 上古史
相關內容
歡迎評論
未登錄,
請先 [ 註冊 ] or [ 登錄 ]
(一分鍾即可完成註冊!)
返回首頁     ·   返回[上古史]   ·   返回頂部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