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相语 2021-12-06 15070 0 0 0 0
生存,灾难,城市生存,地铁生存,据26日下午河南省政府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通报,因灾死亡69人。洪水造成的损害如此之大,让人唏嘘不已。车厢内,洪水已经齐胸,车窗外,洪流滚滚而过……被积水围困的地铁五号线列车上,最终12人死亡,5人受伤…


据26日下午河南省政府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通报,因灾死亡69人。洪水造成的损害如此之大,让人唏嘘不已。

车厢内,洪水已经齐胸,车窗外,洪流滚滚而过……被积水围困的地铁五号线列车上,最终12人死亡,5人受伤。

漂浮在水里的数十辆汽车、奔波于水中救人的无名英雄、惊险逃生的一家四口,还有罹难于此的市民......京广北路隧道由一条连接郑州南北的一条交通要道变为一座可怕的“水墓”。

今日新京报对郑州五号线9名遇难者,失联前的最后一刻进行了曝光。

张玉(女)28岁,郑州一家教育集团职员。
芦笛(女)36岁,郑州某公司会计。
庞洋洋(女)24岁,郑州某教育公司职员。
张挽月(女)27岁,郑州市某药店销售员。
屈玉霞(女)50岁,郑州市某医院护理经理。
曹义嘉(女)20岁,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
孙聪姗(女)32岁,郑州市某公司职员。
颜桂芬(女)51岁,已退休。
冯丽静(女),郑州某公司会计。

一长串的名字,她们都是谁的女儿,谁的母亲,谁的妻子。

记者杨威的视频让人心痛,那个给大家鼓劲儿的孙聪姗最后却掉了队。



孙聪姗有一个五岁的孩子,本打算暑假过完就把孩子接到郑州上小学,但等待丈夫孩子的只有在九院的太平间里静静躺着的她。

世间的期待有一千种,最好的那种叫明日可期;

人生中谎言也有一千种,最大的那种叫来日方长。

从上海专程赶往郑州的白女士寻夫的视频让人落泪,37岁的丈夫邹德强搭乘7月20日晚郑州地铁5号线,在撤出车厢时被隧道中的激流冲走。

得知消息的她,昼夜辗转,难以入睡。

半夜惊起默默落泪,满脑子都是“你从没让我失望过,我相信你,快回来吧”。

只是无情的现实告诉她,其丈夫已经失联超过48个小时了,毫无音讯,只留下深入骨髓的落寞和悲伤。

5号线地铁隧道里发生了什么?

雨水如何进入地铁轨道?

挡水墙被冲垮前有无预警?

雨那么大,地铁为何不尽早停运?

地铁站防汛标准如何制定?

网名“只是曾经”的一篇文章,对地铁5号线的灾难进行了系统分析:

运营口领导,不敢拍板做决断,为了保全乌纱帽不给自己添麻烦,在已经接到红色预警的情况下,坚持运营,造成最后不可挽回的局面。

现场决策领导,不了解现场情况,处理不及时。

从水开始倒灌进轨行区,到没过轨底,到没过轨面,到不能行车,到触网必须断电,到没过疏散平台,到求生无望。

整个过程不是一下发生的,中间有时间,有很多次机会。决策者没有把握,犹犹豫豫。

当值调度没有把车扣住不放进区间。当班司机没有第一时间开门疏散乘客到平台组织大家逃生。

大家都规规矩矩不越雷池不犯错,一片祥和,都是TMD杀人犯!

整个事情匪夷所思,为什么车会在区间里?

为什么水都到头了车门还没开?

天灾固然发生了,但不是没有预警的,各怀鬼胎!

都抱着侥幸心理,人祸一定是主要因素。

观人民的生命如无物,视国家的财产如粪土,市里不给下命令就坚持运营不背锅。现在好了,带着愧疚活一辈子。

图片

现在网上争议最激烈的一个话题就是,这次郑州暴雨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如此之大,其主要因素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有人说这个问题太大,对需要掌握的信息和知识背景以及对现场发生的情况的了解、还原,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不应胡乱推断。

是的,我们承认这次郑州水灾,确实源自极端天气,老天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这是天灾,但并非不能“未雨绸缪”。

郑州气象局在之前24小时内,已发布五次“暴雨红色预警"。

但直到第五次预警郑州地铁终于启动了应急机制,各车站配备沙袋、移动排水泵等防汛物资器具,应对暴雨天气。

当天12点的时候郑州地铁的小编还很乐观还在笑言:郑州又开启了看海模式。

我们相信只要按照预警的指南做了,郑州这次的洪灾,至少不会威胁人的生命安全。

郑州地铁就不会有这么大的伤亡!

死在地铁里的12人,妥妥的人祸少不了!

我只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为什么每个人都墨守成规,一切按规定来,一切都在等待上一级的指示,不能或不敢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个人作出决策?

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上面这位网民说的那样,“规规矩矩不越雷池不犯错”。

只要我严格按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去做,无论发生任何问题,产生任何后果,哪怕是楼塌了、水淹了、死人了,和我无关!

如果我自说自话,自做了主张,做对了有奖励,做错了后果谁能给你承担?

唯命是从、按章办事、听从指挥,“只唯书、只唯上,不唯实”这样即可平步青云?

但大灾大难面前,我们尤其需要弘扬这些感动。在大灾之后我们不能用讴歌英雄来代替反思追问。

我们不能为了主流,就阻止一些批评声音,因为批评是另一种责任。

人们在洪水退去后难免会反问,投了几百亿的海绵城市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造成重大伤亡的地铁5号线,相关方面有没有失职或疏忽的成份?

气象部门发布的7道红黄预警,他们在等谁下命令?


Tag: 生存 灾难 城市生存 地铁生存
我也要發一個   ·   返回首頁   ·   返回[社會]   ·   前一個   ·   下一個
歡迎評論
未登錄,
請先 [ 註冊 ] or [ 登錄 ]
(一分鍾即可完成註冊!)
返回首頁     ·   返回[社會]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