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ually 2021-06-07 4313 0 0 0 0

简论中国现代史学界的堕落与满清辫子戏的泛滥嚣张

  华夷之辨V 2014-03-30 16:44

  在民国时代,满清历史的研究,是一个大冷门。当时主要由所谓“清史馆”的一帮满清遗老遗少负责,其主要产品,就是臭名昭著的《清史稿》。《清史稿》这部书竭力为满清歌功颂德,粉饰美化满清的黑暗腐朽统治,诋毁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因而被国民政府列入禁书。

  但由于此后日寇控制了东北和华北,《清史稿》得以在日本侵略者占领的北方地区流传,并被伪满洲国奉为“正史”,成为日寇进行奴化教育的工具。

  新中国刚建国时,就设立了明清史研究室。当时,明史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明显高于满清史。而且这一时期,对满清历史的研究重点,也主要是1840年-1912年的近代史。由于当时特定的环境,以及民国时代遗留的传统,太平天国历史在当时很受重视。由于受到满文的限制,在当时从事满清前期历史的几乎都是些遗老遗少。

  总体而言,20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国的明清史学界,虽然不免受到当时意识形态大环境的影响,对农民起义评价过高。但在民族立场上,基本还是公正和公允的。

  但在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明史以及太平天国史的众多权威学者,却成为了迫害的主要对象。其中很多人被迫害致死。从此,明史以及太平天国史,开始被史学界视为“禁区”而望而却步,直接导致了后来中国明史和太平天国史的衰落。 (欢迎加入清朝历史群:94430629/301787904)

  但值得注意的是,满清史研究,在文革时期,却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同时,出于60-70年代和苏联吵架的需要,反而还畸形的“繁荣”了起来。

  但在文革后,满清史砖家依然以“受害者”的面目跳了出来,撒娇讨好。

  经过一番台前幕后的工作,1978年,原来的明清史研究室被拆开,成立了独立的清史研究室。独立出来的清史研究室,完全颠覆了汉民族的基本立场与是非观。

  尽管在同一时期,甚至连中立的国外史学界都认为,努尔哈赤的“七大恨”根本是些无聊的借口,后金对明朝的战争根本是非正义的,是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部族的侵略奴役和屠杀掠夺。

  但在清史研究室某些别有用心的砖家颠倒黑白的描绘中,后金和满清的侵略,却变成了“保卫满族人民生存的正义战争”;强盗奴隶集团式的八旗制度,被吹嘘成了“兵民结合的典范”;满清的侵略和屠杀,被描绘成了“维护中国统一和安定”。这些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所谓“史学论文”,成为后来为满清翻案,以及辫子戏流行的“学术依据”。

  现在臭名昭著的汉奸清史学家阎崇年和李治亭,就是在这一时期“脱颖而出”的。

  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合拍片风潮,成为满清辫子戏兴起的另一个契机。其中有三部,对后来的辫子戏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一部,是1982年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与意大利合拍的《马可 波罗》。影片本身对蒙元还谈不上有多么“歌颂”,但却使得演员英诺诚(满洲正红旗人),得以和西方建立了联系。此人不久后成为了文化部副部长。

  第二部在八旗子弟英诺诚的主持下,诞生了另一部重要的合拍影片《末代皇帝》。影片完全歪曲了历史事实,颠倒黑白,公开为溥仪的卖国罪行辩护,为满清统治的垮台叹息,为伪满洲国开脱。英诺诚本人对这部影片,极为上劲,亲自参加演出。而美国影评界,因为欣赏影片中的反共色彩,毫不犹豫的授予其9项奥斯卡大奖。这极大刺激了国内导演,拍摄辫子戏的热忱。同时也刺激了中国影视界的所谓“末代皇帝”热,搞出了一大批辫子戏题材的电影电视剧。(欢迎加入清朝历史群:94430629/301787904)

  第三部,是和香港合拍的《火烧圆明园》。客观地说,这部影片的持论还比较公正。但和50-60年代,大陆拍摄的反映满清的电影相比,《火烧圆明园》对满清皇帝有明显的美化。《火烧圆明园》在此后还产生了一大批孪生作品。成为后来满清“后宫戏”的典范。

  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陆自己拍摄的辫子戏中,有2部非常重要。一部是电视剧《努尔哈赤》,一部是《荒唐王爷》。前者歌颂后金第一代酋长努尔哈赤,后者则公开为制造扬州十日的刽子手多铎辩护。

  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满清辫子戏狂潮日益高涨。除了在港台影响下的一大批“戏说戏”外,还诞生了3部所谓“历史正剧”:第一部,《雍正王朝》;第二部,《康熙帝国》;第三部,《大将军施琅》。

  这些所谓“历史正剧”,和此前的辫子戏相比,有三个明显特征:

  第一,虽然名为“历史正剧”,但对基本的历史事实,却完全不尊重,肆意篡改历史,甚至颠倒黑白。

  第二,对满清皇帝彻底美化,几乎不做任何批判;

  第三,公开对汉民族反抗满清的斗争进行诬蔑诋毁。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初期,满清辫子戏已经从最初的遮遮掩掩,走到了肆无忌惮,走向了疯狂嚣张!

  ----------------------------------------------------------

  满遗势力霸占舆论阵地,在文史界、影视界散布伪历史观和奴才文化,粉饰美化满清的黑暗腐朽统治!

  (一)、文史界的颠倒黑白,自相矛盾,散布伪历史观。

  央视早就成为“满遗”舆论宣传的大本营,满清鼓吹者阎崇年成了国家电视台的常客,无耻歌颂鼓吹满清,《中国电视报》一反常态竟然全版报道阎给洪承畴平反的文章,努尔哈赤也是连期歌颂。如果你想在央视网站发一篇批判满清的文章,100%是给枪毙的。这多年来颠倒历史是非,歌颂满清刽子手的电视剧一部连着一部。这一切难道都是偶然?

  关于努尔哈赤起兵反明的性质,史学界早就给平反了,说是反抗明朝的民族压迫,是正义的,我曾经仔细查了查努尔哈赤起兵的理由,所谓的“七大恨”,大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要说明朝有民族压迫,肯定是有的,那毕竟是阶级社会。但决不是什么严重的不能接受、不能和谈解决的民族压迫。 绝非起兵的正义理由和满清入关时的“剃发令”、“圈地”、“逃人法”之类的民族压迫天上地下根本没法比。“七大恨”里唯一值得一提的是三十多年前的努尔哈赤的祖、父死于明朝平乱战争的误杀,可当时明朝已经表示了歉意,并做了赔偿,当时女真部落接受了明朝的道歉,努尔哈赤还世袭了明朝的官职。这和其他“恨”都一样是早已解决的历史问题。可是现在却翻出来,当作什么不可接受的民族压迫。按这种逻辑,世界将没有和平、公理、法律可言了,要造反、要侵略找个八百年前的理由就可以,所有的和平条约都是废纸一张。(欢迎加入清朝历史群:94430629/301787904)

  满遗学者是很荒唐的,对于满清和明之间的战争,采用可笑的双重标准,明对后金的萨尔浒战争,他们拿反抗民族压迫为第一标准,不认为这是反分裂的正义战争,正义反而在努尔哈赤的“反民族压迫”。而到了康熙灭郑克爽却拿统一做标准了,不提反抗民族压迫的问题了。到现在重编清史的历史学家把“满清入关”对南明的战争包括一系列大屠杀都看作统一的附属产物,都被认为是正义的战争。

  所以人们总搞不懂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只知道“满清”总是对的,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总是有理。

  “满遗”一向有两副嘴脸,面对汉族和其他民族,一贯拿民族团结压人,只要有人批判满清的黑暗统治与屠杀奴役,他们就以维护统一和民族团结当帽子压人,似乎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大汉族主义”在搞民族分裂而他们呢,事件的真相是每个民族问题都是他们主动挑起来的,不光在网上、在实际行动上,都是“满遗”在搞民族分裂和民族仇视。

  面对人们说“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问题,他们就诡辩说你们还有“长平之战”呢。言外之意是中国人杀中国人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们应该忘记这段民族杀戮历史。

  不说“长平之战”杀得是战俘,和满清屠杀平民百姓是两码事,而且历代对“长平之战”屠杀战俘,都批判得很厉害,汉明帝就说:“长平之暴,帝不为也”。

  另一方面他们自己可忘不了这段“辉煌的历史”在悄悄的做准备,凝聚民族意识,宣扬民族优越感,民族仇恨。实际上他们想说的不是什么中国人杀中国人没什么大不了的,而是满洲人杀中国人没什么大不了的。这就是论坛“满汉之争”的实质。 (欢迎加入清朝历史群:94430629/301787904)

  在国内很多论坛上,是发表不了批判满清王朝的文章的,即便有的论坛发表了,劈头盖脸招来的是""破坏民族团结,搞大汉族主义、种族主义的漫骂,他们狡猾的把满清王朝和满族紧密联系起来给人们套上这个公式“批判满清就是批判满族,就是搞民族分裂,就是网特”。一时间邪恶压倒了正气,谬误掩盖了真理,伪历史观横行。而他们却在这种环境下悄悄的坐大,发展“满独”势力,试图厚积而勃发。

  事实上,真正搞分裂的正是这些满遗禽兽和包衣汉奸,这些满遗汉奸拉大旗作虎皮,把你们自己伪装成正义人士,污蔑别人“是分裂国家的余孽”,贼喊捉贼地胡乱栽赃,以掩盖你们分裂国家,推销汉奸奴才文化的丑恶本质。

  满遗的恶劣在于,明明是满清自己不承认自己是中国。这时自己到扮演成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者。满遗的策略是当满独力量弱小时,搞民族自治,多元一体。民族共和。谁反对谁就是在搞民族分裂。他们的黄粱美梦是要恢复满洲对中国的黑暗统治,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继续骑到汉人头上作威作福,即便不能统治全中国,也要分裂中国,再搞一个伪满洲国。

  (二)歪曲历史真相,无耻歌颂满清统治者的影视作品,摩肩接踵。

  《太祖秘史》无耻宣传分裂主义分子,民族大屠杀狂努尔哈赤。

  《孝庄秘史》给民族大压迫者、剃发令颁布者、大屠杀狂多尔衮煽情。

  《康熙王朝》颠倒黑白,歪曲历史,康熙,郑经到底是谁在卖国?

  1、电视剧《康熙王朝》告诉观众,康熙为了消灭明郑势力,统一台湾,颁布对东南沿海地方实行迁界禁海政策,令沿海人民内迁三十里,“寸板不准下海”。并通过满清官僚阶层的代表人物姚启圣的嘴,颂扬这项政策的正确性、英明性与仁慈性:“……父老乡亲们,为你们的长治久安,求你们迁界禁海啊!启圣已在内地为你们准备了庄稼地,你们可以得到多一倍的土地啊!皇上说了,三年不纳粮,三年后,这里的土地还是你们的,朝廷只是借用三年啊……车马不够,用军营的车马载你们!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通通坐官府的轿子,抬着去!”于是,在镜头上,我们看到“老太婆坐上官府的轿子,由兵勇们抬着走……”康熙对待台湾的问题,实质上无非是为了消灭敌对势力,巩固满清政权.(欢迎加入清朝历史群:94430629/301787904)

  许多史籍均载明,清军奉诏迁界,到处摧城焚居,烧杀掳掠,逼逐沿海人民抛舍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家园而入内地。仅闽南一带沿海,数十万人民因此项政策遭到灭绝人性的掳杀。光一个小小的东山岛,一次迁界就被杀被掳三万余人(《东山县志》)。《台湾郑氏始末》载:康熙三年(1664年)三月初六,清军大队兵船入东山,“尽驱沿海居民入内地,筑墙为界,纵军士大淫掠,杀人山积,海水殷然”。《台湾外志》载:东山岛上“一时人民失业,号泣之声载道,乡井流离颠沛之惨非常,背夫弃子,失父离妻,老稚填于沟壑,骸骨白于荒野”。在整个沿海迁界惨案中,东山岛并非特殊个例,尚且不仅迁界一次。直至康熙十九年宣布复界,东山人民返回家园十仅二三……

  这些血淋淋的史实,却被电视剧《康熙王朝》粉饰为春风化雨般的仁慈善举。长达十六年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黑暗日子,竟被说成“借用三年”的“长治久安”;用刀枪杀死和掳掠而去被说成“坐着官府的轿子”走。明明是满清统治者对人民施行的暴政恶政,却被美化为仁政德政。

  2、到底是谁想卖国?关于郑经。电视剧《康熙王朝》如此描写,清水师提督施琅攻破澎湖,守澎郑军大将刘国轩逃至台湾延平王府。郑经问冯锡范:“荷兰人揆一现在何处?……派快船传命,请他助战,告诉他如能助我击败清军,将来台湾的一半就是他的,他要什么有什么”;“台湾是先王传于我的,我宁予外寇,不予长毛……”一段文字对话,活脱脱勾勒出郑经一副意欲卖国求安的嘴脸。——但是据史实记载,此时郑经早已病亡,由其儿子郑克爽据守台湾。

  到底是谁想卖国?史籍载明,不是郑经,恰恰相反,是那个满清国的皇帝康熙。满清官方档案《清实录》记载:康熙十二年十月,清水师提督施琅邀会被郑成功逐出台湾的荷兰侵略者夹板船击取浯屿、金门二岛,康熙对荷兰出海王(荷海军司令波特)率领舟师,协力击败郑军,给予特别嘉奖,并纵任其在我国沿海继续横行霸道。翌年八月,荷兰出海王带领战船十艘、兵千人,与清军约于十月初往澎湖攻打郑军,候风进取台湾。至康熙十八年二月,康熙又“特谕荷兰国王,令具夹板船二十艘,载劲兵协力攻取二岛(台湾、澎湖)。”《台湾外志》亦载:“荷兰揆一王领战船为前导,合李率泰水师,用力争战,平定沿海诸岛,原约合师代彼恢复台湾……”

  史实告诉我们,康熙及其清王朝长期与荷兰侵略者狼狈为奸,并预约合谋,妄图从中国人民手中再次夺回台湾,帮助荷兰侵略者恢复对台湾的殖民统治。直至施琅收复台湾后,康熙仍想把台湾的领土主权出让给外国强盗,只因施琅等人力谏才未成。

  谁想卖国?一目了然。然而康熙酋长这一副彻头彻尾的卖国嘴脸,却被电视剧《康熙王朝》栽赃栽到郑经头上去了。使一个继承先父郑成功事业,为保卫台湾,捍卫中国领土,曾多次率军与妄想卷土重来的荷兰侵略者浴血奋战的郑经,于死后三百多年的今天,蒙受了颠倒黑白的奇耻大辱。

  满清与台湾郑氏谈判文书:

  “自海上用兵以来,朝廷屡下招抚之令,而议终不成。皆由封疆诸臣,执泥削发登岸,彼此龃龉。台湾本非中国版籍,而足下父子,自开荆榛。且眷怀胜国,未尝如吴三桂之僭妄。本朝亦何惜海外弹丸之地,不听田横壮士逍遥其间乎?今三藩殄灭,中外一家。豪杰失时,必不思嘘已灰之焰,毒疮痍之民。若能保境息民,则从此不必登岸,不必剃发,不必易衣冠,称臣入贡可也。不称臣,不入贡亦可也。以台湾为箕子之朝鲜,为徐福之日本,与世无患,与人无争……”

  满清与荷兰联合出兵灭郑协议:

  “第八条:克服金、厦两岛后,荷人必要时,得在二者之间,择其一或其他地域,以驻舰队,以防海贼攻击。

  第九条:克服金、厦两岛后,联军应驰往台湾,攻取此岛后,清军应将该岛以及一切城堡物件交与荷人,以供荷人居住。”

  号称是正剧的《康熙王朝》为什么如此颠倒黑白,肆意篡改历史,尽管电视剧《康熙王朝》的编导及其同行者极力声明这是文艺作品,不能当作历史来读。但对于不清楚这段历史的大多数观众,只会把电视剧《康熙王朝》当成历史来读,―――因为你既非“戏说”,也非“纯属虚构”,更不是《子虚王朝》,而是纯正明摆着的《康熙王朝》!

  连基本史实都敢肆意颠倒歪曲,可见“满遗”之卑劣,这和这伙人一再试图给汉奸翻案是如出一辙的。

  “满遗”长期霸占官方文娱舆论阵地,一方面宣传伪历史观,欺骗群众,另一方面则是试图把满族转化为“清遗”,把“清遗”鼓动成“满遗”,把“满遗”激化成“满独”。

  (三)、“满遗”渗透到地方政府,无耻歌颂满清大屠杀狂,各地纷纷给汉奸翻案,大肆宣传汉奸的“功德”。

  沈阳搞“紫气东来,庆祝满清入关360周年”经年累月,海城重修尚可喜纪念馆,1996年12月在石狮举办的“洪承畴在清初的历史作用”研讨会上,辽宁省社科院研究员何溥滢女士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满族人,如果将说洪承畴是“汉奸”,那我就不算中国人”

  这话很不通,从乾隆把洪承畴打成佞臣,到辛亥革命后一直公认洪承畴是汉奸,也就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给满清翻案成风,到1996年才有人正式给洪承畴翻案,这个何溥滢难道一直不承认是“中国人”,难道何溥滢能代表满族说1996年前满族人不是中国人。何溥滢这是拿满族不是中国人当砝码要挟。而那些个“满遗”无论如何对他们让步,他们分裂祖国、恢复满洲国的阴暗心理是不会变的。他们惯用的伎俩是一方面配合国外势力搞乱人们思想,抹煞明末反侵略、反压迫民族战争的正义性,打倒民族英雄,给汉奸翻案,搞乱人们的历史是非观。为现代汉奸找理由。一方面却不放弃搞满洲国,分裂国家的企图。

  (四)、凝聚“满独”意识,宣传民族优越感,民族仇恨。

  凤凰卫视“纵横中国”节目报道,2006年8月20日报道:2006年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办者,竟然要将萨尔浒之战--这场满洲击败明朝、满军歼灭汉军的大厮杀,以马战的形式表演出来,列入此次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互动”节目。

  他们一方面不让人提到“扬州十日”,另一方面却在凝聚民族意识,宣扬民族优越感,民族仇恨。实际上他们想说的不是什么中国人杀中国人没什么大不了的,而是满洲人杀中国人没什么大不了的。

  就以搞“萨尔浒之战互动游戏”而言,他们说这不过是一场游戏,你们要认真了,才是神经了。但是这种血腥的游戏,参与的人们特别是某些满族人,可不把这简单的看作游戏,他们心理感受是不同的,当然会联想起祖先的“赫赫武功”,同时萌发对汉人的蔑视和仇恨,对其他民族生命的漠视,体会噬血的快感以及民族狂热,乃至梦想分裂、独立搞武装对抗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就世界各国而言,内战的血腥没有那个国家还在宣扬, 在中国不论是打国民党还是长平之战都不会搞的这类血腥的亲眼目睹,亲身参加的互动游戏,因为大家都会觉得不可思议。这不符合和谐社会,文明社会的要求。不符合统一和安定、团结的社会氛围。

  可是为什么每每遇到满清参与的战争,有所谓的“民族问题”反而就能网开一面,把杀戮当作功绩,把仇恨当作荣耀。一个民族总试图把荣耀感建立在其他民族的痛苦上,这是什么心理?

  五、“满遗”和民运合流,搞乱中国。

  拥清派最喜欢做的就是拿汉奸、网特大帽子压人,谁反对满清谁就是美日 走狗,谁就是网特。美日台走狗以及网特他们在网上到底是什么面目呢?咱们看看网上最著名的美日台走狗 刘亚洲、徐晋如表现就知道了,事实证明他们是站在满清一边的,反对民族英雄岳飞,胡说满清入关是“中华民族的大幸,但却是满族的不幸”。

  总结一下刘亚洲观点就发现其主张:第一“精英主义”,第二“中华文化虚无主义”,第三“买办投降主义”他们最反对的是中华民族主义,所以打击中华文化是他们的一贯目标,在民族问题上他们到是一反常态从来不讲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因此能和“满遗”臭味相投。

  汉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因此历来就是“反华必反汉,反汉必反华“。“满遗”就是“新民运”,大家是否发觉现在论坛上鼓吹“民运”的少了许多,毕竟大家都有免疫力了,美国的霸权行径也让“民运理论”破产,这伙“民运分子”改头换面成了“满清”的鼓吹者了,猪八戒倒打一耙,却骂别人是“网特”。

  “满遗” -打倒岳飞- 自由派精英-民族虚无主义。说他们本来就是一个人,我是一点也不奇怪。

  六、“满遗”对历史人物评价自有其标准

  “满遗”的最高目标是复辟满清政权,最低目标是实现“满独”。所以在“满遗”看来溥仪的理想也就是这“满遗”的理想,所以溥仪是不会臭的,早晚要被这些“满遗”翻案。如果从满民族角度也的确在历史上找不到一个名人是“满奸”,虽然我们中国人骂他们是汉奸,但他们却不是“满奸”,所以他们主张历史上的满人都是不能批判的,批判了就是侮辱满族,就是大汉族主义,就是搞种族歧视。他们心目中首先想到他们是满人,想不到他们还是中国人,极端“满遗”分子根本不想当中国人。想法设法给这些卖国贼平反。即便一时做不到,也要在文艺作品里体现其人的人性感。让大家感到亲切,下一步平反就方便了。另一个副产品就是凡是历史对满族有利的汉奸,尽管臭名昭著也要相反设法的平反,

  洪承畴、尚可喜就是他们的杰作。秦桧也是他们的目标,可惜的是由于民族英雄岳飞的存在。所以他们第一步就是拿掉岳飞民族英雄的牌位。没想到遇到民间激烈的反弹。

  七、溥仪的真正历史意义:

  2004年,在满清余孽得到官方支持的背景下,沈阳立了满清十二代皇帝的铜像,奇怪的是溥仪的像却是成年人的,对他的评论是“政协委员是对其一生的评价” 为什么如此呢?

  本文来谈谈溥仪的意义:

  溥仪去当满族国的儿皇帝,并不是什么心血来潮,而是有深厚的历史意识,当满清入关时,顺治就留下遗嘱,如果中原守不住,就退回满洲去,各代满清皇帝都严格遵照这条遗训。所以有柳条边,封锁东北不让汉人去开垦。所以有“宁与友邦,不与家奴”,所以有“保大清,不保中国”。 至于溥仪搞蒙“满独”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和日本人正是情投意合,一拍及灵。满族贵族的上层川岛芳子等早就投靠了日本鬼子。

  溥仪代表着满清皇室、满清贵族、满清遗胄,甚至整个满族精英,是满族的精神领袖。他成立的满洲国也是满族贵族整体的利益趋向。是满清皇室的“好子孙”,所以从法统、血统、民族意义上讲他的代表性比下野的汪精卫根本没法比。从国家民族的意义上讲,没有一个满族人有如此大的代表性。抗战期间也没有出现与此相匹敌的满族代表出来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这意味着满族上层的集体叛国投敌,事实也是如此。

  日本投降后,满清余孽隐藏起来,但至今还没忘记重温“大清帝国”的美梦。总想着继续勾结外国势力,继续其分裂祖国的勾当。上述“东北满族在线”就试图模仿犹太人复国,学习川岛芳子,就是其政治愿景。

  一小撮“满遗”分子”,颠倒黑白,歪曲事实,打着民族团结的幌子,借批判“大汉族主义”为名搞民族分裂,却死也不愿承认溥仪卖国的事实,不仅立铜像纪念,还宣扬“政协委员是对其一生的评价”

  满遗真是卑鄙阴险的两面派。(欢迎加入清朝历史群:94430629/301787904)

  +++

  尽管TG御用的历史学家欺骗我们说:明清战争是“兄弟阋墙””。可是那个时代的双方的民族心理却是十分肯定地认为这是外战,彼此都是以征服和反征服的心态来处理双方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和“抗日战争”时日本和中国的侵略和抵抗的关系完全一致,两者实行的同样的民族压迫。 “扬州十日”对应“南京大屠杀”;“迁界海禁”对应“三光政策和无人区”;“圈地”对应""日 本移民垦殖团""(日本人开拓团);“剃发易服”对应日本人搞的“日化教育”; “满城”对应鬼子的据点、炮楼。 两者的相似性使得日 本鬼子在中国搞的一切都和满清入关后的政策能对应。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时的社会存在决定当时的社会意识,明末“抗清”和现代“抗战”人们都有同样的抵抗外侮的抗战意识,否定明末“抗清”的正义也就是否定了现代“抗战”的正义。现在的历史学家却提出什么“兄弟阋墙”,把现在的民族关系强加到明清时期。轻巧的一句话就否定了“抗清战争”反侵略性质。按这种逻辑,那么后人是否也可用这类观点来否定“抗日 战争”的反侵略性质呢? 就因为日 本没有征服中国,那么“抗战”就是正义的,如果征服了那么“抗战”就是错误的,这是什么样的荒唐逻辑?

  所以,如果站在“满清”一边,歌颂满清的“征服”功绩,就必然要肯定“汉奸意识”,必然肯定侵略、征服中国是正义的,给日 本征服中国提供充分的理由。(欢迎加入清朝历史群:94430629/301787904)

  满遗的观点,戴逸之流所说,根本就是这本书的现代版,直接抄袭这书。大辫子戏导演、编剧都被洗了一遍脑,他们毫无疑问都在宣传汉奸意识。


Tag: 中国伪史 满清 满遗 社会乱象 中国历史 经典文摘
相關內容
歡迎評論
未登錄,
請先 [ 註冊 ] or [ 登錄 ]
(一分鍾即可完成註冊!)
返回首頁     ·   返回[清朝历史]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