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ually 2022-06-21 11228 0 0 0 0
社会,历史,明朝那些事儿,初拾说2021-04-0923:03电商达人,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当年明月:用不合群的孤僻,重新解读历史的异类公务员】当年明月原名石悦,《明朝那些事儿》走红那几年,他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公务员!上学的时候…

初拾说2021-04-09 23:03电商达人,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当年明月:用不合群的孤僻,重新解读历史的异类公务员】

当年明月原名石悦,《明朝那些事儿》走红那几年,他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公务员!

上学的时候,因为天生性格内敛,不喜结伴出游,阅读历史则成为他探索未知领域的钥匙。

大学毕业后,石悦听从父亲的安排,进入了广东顺德海关缉私局。

工作上的清闲,生活上的无压力,并没有改变当年明月性格上的孤僻;相比其他同事的热闹聚会,他的生活依旧属于独来独往,闲暇时逛逛书店,翻翻史书,成为他的日常标配。

这样的性格,在热闹的体制内无疑有些突兀;所以工作多年,领导和同事对他的印象,也仅仅停留在“话少”“不合群”等刻板印象上!

“我是一个被排斥的人,但是我不觉得孤独。因为我知道我懂得越来越多。”

对于自己的处境,他坦诚而明朗!

2006年3月的一天,他突发奇想:要把自己知道的历史,分享给更多人看。

说干就干,他登陆天涯社区,用网络连载的形式以“当年明月”的笔名发表文章。

连更的主线,则选择了中国最后的汉人王朝——明朝;从开国太祖皇帝朱元璋讲起,直至1644年的尘埃落定。

“历史应该可以写的通俗,写得好看!”这是他对历史的理解!

所以这些发表于天涯社区的连更,也被石悦赋予了一个幽默通俗的名字——《明朝的那些事儿》。

就这样,一个个或鲜活或陌生的人物,就在当年明月的主页下重新活了起来。

那些藏匿在历史褶皱中阴谋,背叛,忠诚,情谊,也因为他的细腻洞察和独特见解,有了新的价值和意义。

由于石悦白天要在单位上班,每天能有效利用的时间,也只有晚上!

短短4—6个小时,他不仅要阅读厚重的历史资料,更要完成相应的写作任务,每晚的工作强度可以想象!

但这份艰苦卓绝的惊天计划,却也让他真正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每次提起笔,自己仿佛就是那个披坚执锐、以一敌百的猛将,或者是那个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谋臣,谈笑间已然决胜于千里之外。”

从朱元璋履历到解密建文帝,从胡惟庸案件到海瑞罢官……

不管是残酷无情的战场、逆天改命的少年,还是坚持信念的理想者、风云诡谲的庙堂之争,统统在他的幽默笔触下被赋予了生命,得以从严肃枯燥的史料中走下来,与明朝各阶段的精彩故事,共同汇集成了波澜壮阔的三百年。

而平均每天三篇的更新量,也让石悦在“草根造神”的年代,成为了无数人追捧的对象。

特别是随着《明朝那些事儿》被新浪平台转载,更迎来了无数网友的聚集和围观;在那个网络不算发达的年代,石悦的个人主页却创下了2.2亿的访问量,引发了一轮网络历史小说的阅读热潮。

这样的惊天数据,在当年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要知道,那年的石悦才27岁,却收获了名副其实的年少成名!

随着《明朝的那些事儿》不断被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出版商找他合作!

最终,这些网络连载以《明朝那些事儿》的名字,得以发行出版。

成年人读它像看笑话,少年翻它如看连环画……

可能出版商也不会想到:这些书的发行,竟如同海啸般席卷了当时的图书行业,甚至网文行业。

图书发行到400万册的时候,出版商告诉他:“改革开放30年以来,你这个书的销量可以排到前20名了。”

随着图书的火爆,当年明月也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随着个人经历被深挖,人们才发现:这个27岁的年轻人,仅仅是个非文学和历史学专业出身的普通公务员。

但用如此老道、通俗、幽默的手法,将历史还原得清晰深刻、丰满圆润,并且掀起全民的读史狂潮,许多史学界教授依旧为此瞠目结舌。

石悦走红后,同事们也万般惊讶:

“真是没有想到,他就是当年明月!平时习惯独来独往,书不离手,思维独特,说话总让人莫名其妙。没想到,有这般能耐!”

细品起来,大概天生沉默的性格,让他有更多空间去冷静和思考,从而成就了他的辉煌。

【作品赚4千万后消失,当年明月真是江郎才尽吗?】

历史从来不枯燥,只不过缺乏有趣的人去编写。

可以说:当年明月的出现,也给了人们重新定义历史的机会!

而《明朝那些事儿》也因为开白话历史之先河,创下了中国图书的销售奇迹!

到2014年,当年明月通过作品获得的版税高达4千万!

一部作品成就人生巅峰,这份常人不敢想象的奇迹,他做到了!

辉煌成就,必然备受瞩目!

随着《明朝那些事儿》火爆后,更多读者开始关注当年明月的未来选择!

大部分人都觉得:他会辞去体制内的枯燥工作,成为全职类的历史作家,写出更多通俗有趣的历史作品。

所以,《明朝那些事儿》家喻户晓后,更多人也开始期待他的《唐朝那些事儿》《宋朝那些事儿》……

可谁能想到:这一等,竟是杳无音讯!

出乎所有人意料:轻松迎来辉煌成绩的当年明月,选择了以急流勇退的方式,逐渐消失在了公众视野中。

这份抽身离去的姿态,如同他的笔名,只留给黑夜短暂的闪耀!

消失的当年明月,也为网络留下值得热议的空间!

因为当年明月的选择完全是反人性的,在这个资源决定前途的时代,太多人挤破脑袋希望得到上天垂怜,以此实现前途光耀,未来可期。

然而当年明月却反其道而行,对于这些能支撑他走更远的阅读群体、名声、关注度,他统统选择了告别!

所以,很多人也开始怀疑他已是“江郎才尽”,选择消失,不过是保留最后的荣光而已!

可就在众人即将确定当年明月“江郎才尽”时,2009年的央视节目《面对面》,他却重新露面。

短暂的采访中,有这样一句话,揭开了他消失的秘密:

“我觉得工作是工作。我爸跟我说,无论你出多大名也好,出多大风头也好,你都得有一份正经的工作。”

“当兴趣成为工作后,它就不再是兴趣。自己依旧要做好本职工作,立足于仕途。”

至此众人才知,这个坐拥无数忠实粉丝,收入高达4千万的年轻人,重新置身于那个严肃古板的办公环境内。

面对媒体的采访,他说了很多书籍的内容;但无论主持人怎么追问,始终不肯透露自己的工作单位。

他坚持将石悦与当年明月区分开,他认为石悦是一个努力生存的人,而明月是一个眼中只有历史的人。

所以,即便家喻户晓,但他依旧选择了回归生活!

或许对当年明月来说:也只有谋求生活中的六便士,才能捍卫自己纯粹的历史爱好吧。

2018年,一份山东省政府的调任函公布出来;这本是最正常不过的调任流程!

但眼尖的网友却发现:名单上荣升“办公厅综合处处长”的石悦,竟然就是写下《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

明月几轮,宦海沉浮!

《明朝那些事儿》过去好久了,当年熬夜更文的意气青年,也在仕途路上越走越远了。

明白了他的消失,也明白了他的坚守,网友们似乎宽容了许多!

很多人也开始调侃:“当年明月没有新作,原来是因为当处长太忙了!”

我想:即便消失10多年,如果当年明月愿意,依旧能够轻松驾驭这个文字变现的年代;甚至凭借名气发几条动态,依旧有赚到盆满钵满的机会!

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没有回来!

这其中有身份的桎梏,更有他豁达清醒的认知!

显而易见:在当年明月眼里,写书不是工作,更不是赚钱方式;而是以文字输出的方式,把自己最热爱的事情展现给大家,这里边无关名利,更多是本心坚守!

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从而在书写中倾听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声音,这对当年明月来讲,是最大的乐趣!

作家的才华,官员的身份,沉默的性格,清醒的认知……最终造就了与众不同,让人怀念的当年明月!

【10多年过去,为何《明朝那些事儿》的地位仍遥不可追?】

这么多年过去,《明朝那些事儿》的地位仍然遥不可追!

从最初的天涯社区,到最终成册出版;《明朝那些事儿》的身份属性也经受了网文过渡到历史文学的考验。

但值得骄傲的是:无论它的形式如何变化,丝毫不影响人们对它的热爱!

我想这也是因为:当年明月留给我们的,是对于历史的重新思考;身为历史爱好者的他,并非是简单的趣说历史,更不是曲解历史,而是理解历史!

就如他写首辅张居正时的感叹:

“直到我真正读懂了张居正,读懂了他的经历,他的情感,以及他的选择。我才找到了一个答案,一个让人宽慰的答案。他用他的人生告诉我们,良知和理想是不会消失的,不因富贵而逝去,不因权势而凋亡。不是好人,不是坏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良心的人。”

因为爱憎分明,所以他笔下的历史多了温暖!

当然,很多人被《明朝那些事儿》吸引,也是因为作品本身的通俗易懂和风趣幽默!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读历史,而是无法读懂历史!

在这个快餐文化和娱乐文化流行的时代,《二十四史》的写法和论述已经过时!

而当年明月所开创的白话文记录方式,也扩大了阅读人群:即便是小学文化的群体,也能看懂,喜欢看。

同样的,在他幽默风趣的表达中,那些历史人物不再是刻板的符号和名称,而是一个个有壮志有野心,甚至有小心思的完整形象。

因为形象丰满,所以他们演绎出来的政治争斗、权谋之术、战争之术,像极了一场场活泼生动的逗逼盛宴!

当然趣味历史,并非是恶搞历史!

支撑《明朝那些事儿》畅销不断的根基,便在于它是部穿着“幽默”外衣的正史。

不管是太祖朱元璋,崇祯帝朱由检,还是张居正、戚继光、魏忠贤,再或者东林党、锦衣卫……这些出现在电视荧幕上的人物事件,被当年明月按照历史走向,绘制了一部大明王朝的兴衰图和风云人物的鲜活画卷。

每个赤裸的生命都被刻画得富有张力,人性的凄凉和美好,都值得我们深思。

北京师范大学的文学博士周枝羽感叹:

这本书几乎具备了流行文学传播的一切因素;只是我没有想到,一部具备这些因素的作品居然是一部历史作品,而且是正史,完全不是戏说,我甚至不知道能不能把它称为小说,因为它几乎是完全忠实于《明史》的。

用幽默的方式去解读原本枯燥的历史,让读者们在笑声中完成对明代276年历史的广泛认知;这就是当年明月开创的文学奇迹!

【娱乐至死的当今,历史对我们还有意义吗?】

生活在快节奏的当下,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从传统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的我们,早就不用应付那些难记的历史考点;历史于我们而言,是否还存在可读性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引用当年明月写在《明朝那些事儿》中的一段话:

“我们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 ,曾经光耀四方 ,强盛一时 ,也曾屈膝受辱 ,几经危亡 。但我们最终没有屈服 ,我们的文明传承了下来 ,并引领着我们顽强地站立起来 。”

你看,历史之所以是历史,是因为它过去散发的光芒总会照亮现在的道路,它让我们与其他文化相遇相识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

无论我们文明传承多么蜿蜒曲折,但人性的光辉却一直闪耀。

而这些闪耀的人性,也成为了照亮历史天空的繁星,上下五千年,它们始终都在;所以即便现世浮华虚空,但它们的光芒却指引着我们这些后来者不迷路、不忘本。

既是以史为鉴,那么在这条历史长河中,好的坏的,都值得我们回溯,因为那是来时之路!

况且,真正的历史是非常有趣的!

如果选对了书,历史比任何小说都要好看!

如果你恰好想要回望明朝276年的风雨历史,《明朝那些事儿》真是很好的选择!

可以说:这是套值得所有人反复品读的作品,因为时隔多久翻开,都会让人激情澎湃。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当代,我们的时间大多被各类短视频占据,几乎失去了给自己充电的机会。

如果你想以回望来时路的方式,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中,找到生存的智慧方针,那就去读读这套《明朝那些事儿》吧!

因为翻开作品时,我们也就真正置身于大明王朝的历史云烟中;随着权谋人性的风云变化,帝王将相的跌宕命运,时代与个人的无奈纠缠,我们也会热闹下的悲凉,繁华下的涌动……

了解了历史的本质,也就看到了生活的本质!


Tag: 社会 历史 明朝那些事儿
我也要發一個   ·   返回首頁   ·   返回[社會]   ·   前一個   ·   下一個
相關內容

医患之间 2022-06-26 

歡迎評論
未登錄,
請先 [ 註冊 ] or [ 登錄 ]
(一分鍾即可完成註冊!)
返回首頁     ·   返回[社會]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