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洛伊 2021-10-08 3812 1 0 0 0
西方历史,伪史,什么是西方中心论?“西方伪史”又是什么?前者在学术界为人们所熟知,然而,熟知未必就是真知;后者则是近年来开始在中国流行的一个新词,其内涵及外延尚未获得一致的认识。先说西方中心论。在人们的观念里,西方中心论早已是臭名昭著的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之。然而,对于何为西方中心论,却难见系统的分析、研究,甚至连一个明确的西方中心论定义都难以见到。。。在这里给你一一分析列举。。。

  西方中心论的历史学基础

  董并生

  【编者按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近期推出《欧洲文明史察疑》(《西史辨》首卷)一书,针对西方中心论提出全面质疑;国庆前日,“西史辨”公众号刊布了发刊词,宣言以破除西方伪史为己任,传檄四海,昭告天下。此书发行及西史辨公号发刊词刊布之时,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72华诞之际,此书作为《西史辨》首卷,一问世就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出现了近年难得一见的社科类图书热销场面。为答谢大家的关心与厚爱,我们征得作者同意,从今天始陆续刊发书中部分文章,以飨读者。

  引言

  什么是西方中心论?“西方伪史”又是什么?前者在学术界为人们所熟知,然而,熟知未必就是真知;后者则是近年来开始在中国流行的一个新词,其内涵及外延尚未获得一致的认识。先说西方中心论。在人们的观念里,西方中心论早已是臭名昭著的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之。然而,对于何为西方中心论,却难见系统的分析、研究,甚至连一个明确的西方中心论定义都难以见到。西方中心论是怎样一个来历?谁是西方中心论的始作俑者?谁是西方中心论的推动者、支持者?西方中心论有着怎样的表现形式?其主要内涵如何?处于西方话语权支配及全盘西化氛围下的学者们,甚至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现行世界历史是一出“西方文明”的“独角戏”

  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在其所著的《文艺复兴》(第2版)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普遍不安的、伴随着(如果不拒绝)所谓的西方文化——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科技革命、启蒙运动,等等——的发展的“大叙事”时代;这是一种可用来合法主张西方精华的优越性的大叙事。受过教育的西方人以及第三世界的知识分子对一种具有文化合法性垄断的单一的“大传统”观念,即世界历史是一部独角戏的观念越来越感到不安。1

  正如上述的那样,世界历史被构造成了一出“西方文明”的“独角戏”。

  百余年来,“西方文明”的“独角戏”在教科书上的表现

  19世纪中期,在欧洲或英语区的美洲学校学到的历史是:人类发生的所有重要事件,集中在欧洲地理上的大陆,加上向其东南方向扩大,即“圣经地带”——从北部非洲到美索不达米亚——加上欧洲海外移民国家。这一时期的典型世界历史教科书提到,伊甸园是人类历史的起点。

  生活在美洲和亚洲的人们不仅被描述为劣等人,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被描述为妖魔。这种论调称:由于某种不可知的原因,中国人和印第安人建立了他们的野蛮文化。他们不是欧洲人,也不是基督徒,因而很久以前就开始停滞不前和倒退。

  在20世纪初前后所描述的历史,则具有进化论的味道:地球已经很古老,生命也由来已久,物种已有久远的历史。但是,所有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都发生在欧洲,农业在欧洲大陆问世(可能是在欧洲大陆,更可能是在基督教圣地——欧洲人自称的文化心脏地区)。

  这种论调主张:最初的野蛮文化发生在基督教圣地。在那里出现了两个高加索人群,他们创造了全部历史,闪米特人创建了城市和帝国,为我们创造了单一神教和基督教。但他们到此为止,此后沉沦为东方的腐朽。

  进而,这种论调声称:雅利安人即印欧语系人尽管落后,但热爱自由,他们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进步,从欧洲的东南部进入欧洲或从亚洲的西南部移入欧洲,第一次创造了真正文明的社会即希腊。然后,罗马人把文明又提高了一步,从那以后世界历史不可阻挡地向西北方向迈进。如果你在英格兰上学,老师在历史课上会说,历史是从“东方”(基督教圣地)走向雅典,走向罗马,走向封建的法国,最后走向现代的英格兰——一条由东方向西方的大道。

  如此这般,20世纪中期的世界史教科书:从雅典、罗马、巴黎、伦敦走向纽约。这样一来,就形成了西方中心论的思维定式:所谓“真正的文明”仍然是从雅典到罗马,到巴黎,到伦敦,也许从那里扬帆远航走向纽约。2

  20世纪初西方打出“普世价值”旗号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总统威尔逊对自己进行“道德”标榜,于是西方“普世价值观”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

  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一书中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启了摧毁欧洲国家体系的进程。美国加入‘一战’,并不是基于罗斯福的地缘政治观,而是打着道德普世性的旗号。即便在三个世纪之前欧洲的历次宗教战争中,这种道德标榜也闻所未闻。承载着这一道德使命赋予的历史感,威尔逊宣称美国之所以干预,不是为了恢复欧洲均势,而是‘让民主在这个世界中得到保护’。换言之,各国的国内制度均应效仿美国,这种彼此相似的国内制度将成为世界秩序的基础。虽然这一理念与欧洲的传统相悖,但为了换取美国参战,欧洲领导人还是接受了它。” 3

  基辛格这里所说的“即便在三个世纪之前欧洲的历次宗教战争中,这种道德标榜也闻所未闻”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本身表明:以“普世价值”为标签的道德标榜并非欧洲传统,更非美国传统。威尔逊所推行的外交政策被称为“理想主义”,言外之意是说这位美国总统的做法书生意气,不符合实际,难以行得通,不过是一种理想而已。因此,对威尔逊总统“一战”之后不遗余力倡导建立的国联组织,连美国国会都没有通过……

  二、西方中心论是一个三重伪造的世界历史结构

  我们发现,西方列强在崛起的过程中,不仅虚构了古希腊、罗马古典文明,为了支撑其虚构的古典文明的历史,还虚构了古埃及等东方文明及捏造了“中华文明西来说”,进而杜撰了包括法国、德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历史起源,尤其是英、美历史的起源,从而僭越中华文明,构建了“西方中心论”。换句话说,西方中心论是一个三重伪造的世界历史结构:

  1.它的内核部分是希腊主义,由17—19世纪西方学者所伪造的“古希腊文明”为代表的西方古典学。

  2.它的幔帐为“东方主义”概念,包括19世纪前后所虚构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及古印度文明,乃至“东方专制主义”及“亚细亚生产方式”等概念。

  3.它的表层是以进化论及种族主义为基础的“西方优越性”,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英国大宪章、五月花号公约与资本主义及“欧洲奇迹”(European Miracle)4等一系列概念。

  袭用中国历史年表编造西方的历史时间

  西方本无历史,既无历史记载,更无纪年系统。那么,现在的世界历史纪年体系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世界伪史”的始作俑者是16世纪的法国神学家约瑟夫·斯卡利杰(1540—1609)。他的主要著作有《时间校正篇》(1583)、《年代学宝典》(1606)等。他抄袭中国历史年表,凭空编排了西方世界历史的年代序列,因而被尊为“西方编年史之父”。他所袭取的一些原始素材,来自15世纪后期意大利神职学者安尼乌斯(Annius of Viterbo, 1432—1502)杜撰的一些有关泛西方的“古代历史”伪书。5

  中国历史观念引发17—18世纪持续两百年的欧洲“编年史”热

  大约从17世纪开始,来华传教士将中国历史的年代观念传回欧洲并引起了巨大反响,这种反响在斯卡利杰前后对欧洲形成三个“冲击波”:

  1.门多萨(1585)中华大帝国史→斯卡利杰+乌雪的西方编年;

  2.卫匡国(1658)中国上古史→福修斯+佩塔维斯的西方编年;

  3.利玛窦(1615)+卫匡国+杜赫德(1735)→欧洲启蒙时代的历史观。6

  可笑的是,斯卡利杰的编年论著所基于的中国历史信息并不准确,例如:“斯卡利杰在16世纪末说,根据旅行者的报告,自从世界开始以来,中国已有8万年了。”7因此,破绽百出的斯卡利杰模式被卫匡国带来的中国信息所修正(17世纪下半叶)。8

  就这样,从斯卡利杰开始,16世纪末至18世纪末的200年中,好几代的西方“编年史家”坚持不懈地参照中国历史及历朝历代帝王的时间序列,来设计、修正和调整他们基于圣经的历史学——西方版的世界历史;有关中国的资料主要来自门多萨、利玛窦、卫匡国和杜赫德等人的著述,从粗糙到相对精确,西方的“历史学的创世纪”随之从草创到臻于“完备”。9

  “古希腊文明”概念的出笼——百年游历,八重虚构

  16—17世纪,西欧人开始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东方之旅”,正是“东方之旅”启动了西方世界的成长,而“东方之旅”的“目的地”起初并不包括“希腊”。发现美洲(探索通往中国的“捷径”)比“发现”雅典大约早了两个世纪。

  “发现雅典”之旅始于17世纪70年代,在此后的100年间,欧洲人主要是法国人和英国人通过“百年游历,八重虚构”,终于将“雅典”从一个不知名的小镇,推崇为古典历史时期的“首都”,使之与罗马及耶路撒冷并驾齐驱,并最终后来居上,居于世界古典历史之首席地位。10

  “古希腊文明”为欧洲古典学的核心概念

  1795年,沃尔夫(1795—1824)名著《荷马导论》的发表标志着欧洲“古典学”的诞生。

  沃尔夫于1777—1779年作为海涅的学生在哥廷根大学学习两年。11沃尔夫被称为“古典学”的创建者。12

  从18世纪末开始,古典学的发展突飞猛进,成为整个19世纪到20世纪的显学。“古希腊文明”作为欧洲中心论的核心概念,从发端到发展与欧洲中心论形影相吊,最终达到了“言必称希腊”的势态。

  东方主义是希腊主义的延伸

  爱德华·萨依德指出:简言之,东方存在的价值,不在和现代欧洲现实世界接轨,而在与欧洲遥远的过去相联结的价值。

  西方学术界通过伪造文献与历史遗迹,试图证明时间上比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和中国文明更早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及古印度文明就属于东方主义的范畴。另外,中华文明西来说,也是这种东方主义的一种表现。

  另一方面,东方的学者们也被东方主义化了,这些东方的学者们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场上,做着损害自己民族利益的事。这个问题在中国的表现就是全盘西化论的“汉学主义”。

  西方中心论的表层——殖民主义的种族主义

  “19世纪的欧洲学术界推崇种族主义的理论,其核心是人群和族群的机制理论,与此相关的一种理论认为,欧洲的气候比其他大陆的气候要好,欧洲人一定比其他地方的人优越。在这种理论下,被视为欧洲人祖先的希腊人就成了具有优越性的民族……

  “在推行这种范式的学者们看来,一个民族要有创造性,首先在血统上必须纯正。希腊人曾经有过一个纯正的‘童年时代’……也就是说,早期希腊文明其实是一种自足发展的文明,并没有受到外来文明与文化的影响,希腊人同样是本土人种,并不是外来迁移者。这种学术研究在20世纪20—30年代尤其盛行。”13

  “欧洲人和印度人属于同一祖系,雅利安(Aryan)祖系,所说的也基本上是同一个语言,而在形貌上却很不相同,而反之,欧洲人和犹太人在形貌上相差很少,而犹太人所属却是另一祖系,闪米特(Semitic)祖系,而所说的语言也属于很不相同的一个系统——对这一类的独特的事例,勃柔卡的解释是,当初在属于雅利安祖系的人向四面八方大肆散布的时期里,某些支派和所到之地的土著部落发生了大规模的交混。”14

  欧洲人高人一等——白人至上论的起源

  “1680年代土耳其人战败和牛顿物理学的被普遍接受改变了欧洲的自我形象。在后牛顿的世界中,作家如孟德斯鸠开始把东方的‘智慧’与欧洲的‘自然哲学’相对照,上文提及孟德斯鸠称埃及人为最伟大的哲学家。孟德斯鸠1721年时写下了这样的话:随着这个世纪的进展,欧洲的经济和工业取得进步,并扩张到了其他大陆,因而欧洲高人一等的概念发展了起来。”15

  “J. F.布卢门巴赫,哥廷根的一位自然史教授,建立了更为谨慎和更为系统的种族等级。他发表于1775年的《论人类种族的土著多样性》(De Generis Humani Varietate Nativa)与几十年前林奈关于自然史的著作同属一个类型,是‘科学地’研究人类种族的第一次尝试……

  “布卢门巴赫是第一个公布‘高加索种人’这一术语的人,他第一次使用它是在他伟大著作1795年的第三版中。他认为,白种人或高加索种人是第一个,也是最漂亮、最有天赋的种族,其他种族都由它堕落,成为中国人、黑人等。布卢门巴赫用‘科学’和‘种族’基础来支撑奇特的名字‘高加索’,因为他相信格鲁吉亚人是最好的‘白种人’。但是,这一名字还有更多的内涵。首先有维科在18世纪宣扬的宗教信仰,即认为人类来自大洪水之后,每个人都知道,诺亚方舟在南高加索的亚拉腊山(Mount Ararat)着陆。16还有日益重要的德意志浪漫主义倾向,将人类的源头(因此也是欧洲人的源头)置于东山(Eastern Mountains),而不是在尼罗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河谷,像古代人相信的那样。正如赫尔德所言:‘让我们努力登山吧,直至亚洲的顶峰。’”17

  “探险家格奥尔格·福尔斯特是哥廷根圈子中的一个,他假定‘白人’来自高加索(Forster,1786年)。”18

  按:德国的哥廷根大学正是虚构西方“古典历史”的大本营。

  大英帝国文人托名莎士比亚剧作——伪造近代历史的典型事例

  为了美化种族主义及进步论,西方国家对于自己近代的历史也大肆展开伪造活动。这里举一个例子:如大英帝国在扩张过程中,作为其“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虚构了大文豪“莎士比亚”及其剧作。——生长在一潭死水的小镇(斯特拉特福)的“莎士比亚”,实际上是个文盲和无知者,一个从没写过一部剧本、一句台词,但颇有名气的演员,死的时候本无人问津;只因“莎士比亚”这个名字被当作“品牌”,反复更新,竟在100多年之后被塑造成超世天才。19那么,莎士比亚剧作是怎样产生的呢?原来是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启蒙运动与浪漫主义),好几代受“中国热、中国风”熏陶的“莎士比亚编辑”编造、杜撰出来的。20

  2005年,英国国家肖像馆宣布,一幅在英国流传甚广并认为是在莎士比亚生前完成的莎翁肖像(图1)很可能是19世纪的虚构作品。专家通过对画面所用颜料的精微检测后发现,图中的两种颜料——铬黄和法国蓝是在1818年和1826年才开始广泛应用。

  从《大宪章》到《五月花号公约》——虚构的近代英美(盎格鲁-撒克逊)政治道统

  按照西方历史的说法,2015年是《大宪章》签署800周年(1215—2015)。

  然而,这个大宪章却是出于伪造。伊赫桑·巴特博士说:《大宪章》(Magna Carta)属于被杜撰的、假的手稿。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埃德温·约翰逊(1842—1901)曾详述过这个伪造的特点。我们在此举出另一部书,即布鲁尔(1810—1897)所著《历史的笔记》,它列举了许多欧洲国家都步英国之后尘,分别伪造了它们各自的《大宪章》。21

  现在所展示的《大宪章》的“原始文件”是用拉丁文写的。1215年西方的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整个中世纪,除了极少数教士之外,全然是非文字社会。直到近代之初的16世纪中后期,大部分的法国和英格兰的贵族都是文盲。

  说起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人们每每将其归于《五月花号公约》。

  据说这部《五月花号公约》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的意义,可以与英国《大宪章》、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相伯仲,美国几百年的根基就建立在这个公约之上,信仰、自愿、自治、法律、法规这些关键词几乎涵盖了美国立国的基本原则。实际上这部《五月花号公约》,不过是出于19世纪西方人伪造历史的“杰作”。22

  美国的制度被称为西方现代政治制度的标杆,因而,推崇西化的人们对于美国的民主制度无不五体投地。起初,美国是英国的殖民地,在政治制度上“美承英制”,因而美国的政治制度来源于英国,西方中心论的这种普遍见解原来是出于虚构!

  简单来说,这种虚构的社会历史大叙事: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中世纪→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科技革命→启蒙运动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进步,实际上正是西方中心论的一个缩影。由于这种世界历史大叙事建立在虚构史实的基础之上,因而,我们称之为“西方伪史”。

  三、西方伪史是如何设定历史分期的

  罗马帝国于476年崩溃,是一个“大谎言”

  阶级斗争史观对于世界历史的分期有一种权威的说法:476年是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界线,换句话说,476年是上古史与中古史的分界线。476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份呢?历史学家们说:那一年是罗马帝国崩溃的标志年。

  西方历史学家们说辉煌的“古典时代”结束于476年。从此,世界历史进入了千年黑暗……而事实上,那一年什么也不曾发生……

  “在与普通历史教科书同标准的历史著作中,历史分界最显著的莫过于‘罗马的灭亡’这个事件了。大家都认为‘罗马的灭亡’这件事在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日耳曼民族侵入了罗马帝国,自奥古斯都开始的罗马帝国皇统于476年断绝了。普通人以为西罗马帝国的瓦解是欧洲一系列重大变化的开始。这种意见虽很自然,但却是很错误的。……所以‘罗马的灭亡’这件事至多也不过是一种极为肤浅的分界……

  “我们要详细追溯罗马帝国瓦解过程已经是不可能了。实在说起来,当时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如此分歧、如此缓慢,以致即使我们对于5世纪的事实好像对于19世纪那样清楚,也不能将当时的革命说得很清楚……我们就连最突出的、最惊人的政治事件,还很不明白,对于当时的情况也很模糊。……我有一个朋友,近来为了好玩,曾经将各种历史教科书里面关于帝国灭亡的原因搜集起来加以统计,居然得了五十个原因。这些理由当然都是猜想之词。就连那几个一般承认的理由,如帝国人口的减少、日耳曼族的勇敢善战与精力的充沛等,据古朗日23说也都是毫无根据的。”24

  欧洲史学家在这里列举了50个理由,没有一个靠谱。欧洲本来没有历史记录,更没有纪年的传统,因此将所谓的古典历史的结束,中世纪的开始定在476年是毫无根据的。

  我们已经揭露过,西方伪史的纪年体系来自斯卡利杰,而斯卡利杰是袭用了中国历史年表来制定欧洲历史年代的。西方伪史编造纪年体系,采用了中国历史的三个时间坐标,一个是伏羲,一个是唐尧,一个是黄帝。伏羲画卦本于《易经》,以尧纪年依据《尧典》,黄帝开篇出于《史记》。

  仿此,中国历史上476年是怎样的年份呢?还真是很有意思,欧洲古典历史结束的年份袭取了《春秋》的年代。原来在476年的前面加上公元前三个字,就是春秋与战国之间的分界线!孔子作《春秋》,《春秋》所记的最后年限相当于公元前476年,这一年也是《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所载周敬王之死的年份,司马迁继《春秋》所纪的历史时间之后,选择周元王元年(前475)作为记叙“六国时事”之始。西方伪史的年代原来都可以从中国找到来历啊!

  “中世纪”起讫年限1000年,为德国学者人为划定

  “如果我们不再把时间分界的存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关注,那么就会发现‘中世纪’的概念完全是人为制造的。我们对于中世纪生活何以成为中世纪的原因的理解被微妙而又颇具深意地扭曲了,这是由我们为即将到来的历史时期所使用的术语的违规效应所带来的,观察这一点是如何发生的进一步展示了‘中世纪’的概念是人造的。”25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发展是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很快在德国创立的早期日耳曼历史研究学会(Gesellschaft fur Deutschlands altere Geschichtskunde),学会的目的是编纂高质量的中世纪资料,如编年史、宪章、法律和信件。这个计划为技术专业程度设立了新的标准,它所启动的系列著作《日耳曼历史文献》(Monumenta Germaniae Historica)仍然在不断增扩。这一学会首次成立于1819年,紧接着,它的创立者们决定将其研究对象的起止日期设定为公元500年到公元1500年。”26

  设定欧洲古典历史起讫年限也是1000年

  “如果我们继续研究‘中世纪’或叫‘中间时代’,还会有其他一些问题。一个问题就是由其带来的巨大的时代扭曲。即使我们接受‘中世纪’这个词,就像它已经被使用的那样,它所表达的中间性则变得越来越不恰当。这个词曾经是表意十分清楚的,那时中世纪之前的历史时期被非常狭隘地理解为大约公元前500年到公元500年之间的1000年,而在地理上则集中在希腊和罗马,或许还拓展到古埃及和亚述,还有《旧约》中的以色列。尤其是考古学在年代深度和地理广度上,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古代世界的知识,这将曾经被认定的‘史前史’的边界向前推延了。这种关于古代世界知识拓展的结果就是,它使得随之而来的被认为是中世纪这一时期越来越远离其中心。于是逐渐地,中世纪的中间性看起来就建立在一种对在世界历史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事物的狭隘而过时的想象之上。”27

  我们知道,德国人在16世纪发明了“世纪纪年法”,每百年为一个世纪,然后再将具体历史事件填充进去。而划分时代时,则采用每千年为一个历史阶段,中世纪为一千年,古典历史也是一千年。然后再寻找划分阶段的理由。

  “中世纪”是一个西方中心论的概念

  “一个更深的问题随之而来。‘中世纪’这个词将一种对人类历史的想象神圣化,而这段历史正是以欧洲文明为中心的,更确切地说是西欧基督教文明,它被看作是各种人类进步动力的发源地。近几十年来,历史学家们对这种叙事倍感不适,这种叙事通过贬低各方,而成就一地之尊,这种旧方法被认为严重歪曲了亚洲文明、非洲文明和美洲文明的重要性和不同年代。不仅如此,它将我们的注意力不合理地局限于被认为是先进的文明中,而不是纷繁各异的各种形式的人类经济、政治和社会组织形态中。于是,‘中世纪’受到指责,它背负了太多以欧洲为中心的沉重包袱而无法继续成为一个有用的或恰当的词语。”28

  “文艺复兴”是一个“法语新词”,源于19世纪中期

  “文艺复兴”是19世纪出现的概念。“就广义而言,文艺复兴是19世纪学者们的创造。”29

  “从19世纪开始,人们逐渐形成这样一个观点:文艺复兴对现代世界的发展具有‘卓越的历史重要性’;继中世纪文化发展停滞之后,一个‘文化上的春天’伴随着对古典文学的重新审视和视觉艺术的蓬勃发展传遍欧洲大陆。这一观点的发展主要归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的作者——瑞士历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30

  “文艺复兴(Renaissance)——以大写字母R开头——这个概念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追溯到历史学家朱尔斯·米什莱(他喜欢这个名称)、批评家约翰·罗斯金和建筑师A. W. 普金(他们不赞成这个名称)、诗人罗伯特·布朗宁和小说家乔治·艾略特(他们更加模棱两可),但首先要追溯到瑞士学者雅各布·布克哈特。

  “正是布克哈特,在他的著名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Civilisation of the Renaissance in Italy;1860)用个人主义和现代性这两个概念定义了这个时期。据布克哈特说,‘在中世纪,人的意识……在共有的面纱掩饰下处于梦幻或半清醒状态。……人们——正是通过某种基本分类方式——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种族、民族、党派、家庭或团体中的一员’。然而,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这一面纱首先化为乌有……人变成了精神的个体,并认识到自己就是如此。文艺复兴意味着现代性。布克哈特写道,意大利人在现代欧洲之子中是最早出生的。

  “14世纪的诗人弗朗切斯科·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a;Petrarca,英语拼写成Petrarch)是最早的真正的现代人之一。艺术和观念的伟大复兴始于意大利,而这些新的观念和新的艺术形式在较晚阶段才传入欧洲其余地区。”31

  如此这般,西方伪史对历史分期的年代划分就成这样:“中世纪1000年,古典时代1000年,文艺复兴之后500年”被人为划定。古典时代的结束时间,被定在476年,实际上是参考孔子的《春秋》纪年结束时间公元前476年,将其时序辗转腾挪,倒推到公元后476年形成的。其后的历史学家,只是在这个大的历史分期基础上,略作增减,表示自己的研究心得。这种历史分期传到中国,引发了中国封建论的史学论战,几十年热闹非凡,其中主流学派,将中国的封建社会定在春秋战国之际,正好是公元前476年。

  四、伏尔泰是“西方中心论”的始作俑者

  人们知道,18世纪被称为伏尔泰的世纪,他推崇中国文化、反对欧洲宗教不遗余力,结果导致后来法国大革命的发生。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孔庙”,以示对中国文化的推崇,他所写的世界历史著作《风俗论》,将中国放在最前面。这些都表现出中国风、中国热对法国,并通过法国对欧洲的影响。

  然而,伏尔泰还有另外一面不大为人们所注意,那就是他实际上是西方中心论的始作俑者。伏尔泰在其主要著作的创作时期,经历了欧洲崇尚中国风到抵制中国风的转折,因此在他所写的作品中,两种倾向都有所反映。

  学术界一般将孔多塞(或译孔德塞)32于1793年撰写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1795年首版)作为欧洲“进步”概念的发端。后来的“发展”概念、社会进步论、进化论都以此为起点。然而,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的历史观为末世论,进步的概念来自于欧洲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之间发生的“古今之争”中“崇今派”的胜出,其基础为以中国四大发明为代表的技术引进。

  “孔德是孔多塞的学生,此外,他还写过杜尔哥(Turgot)的老师和朋友伏尔泰的传记。孔德的大部分思想可以追溯到圣西门、孔多塞和杜尔哥,孔德超出了他的前辈,并不是由于其思想的独创性,而是由于其历史哲学体系的广阔性。它的秩序原则和进步原则已经由孔多塞说过了,而三阶段规律也已经由圣西门和杜尔哥说过了。这三个人对历史神学进行了决定性的改造,使其成为以伏尔泰为开端的那种历史哲学。”33

  这里排列了社会进步论的简单谱系:杜尔哥→孔多塞→孔德,而杜尔哥为伏尔泰的学生,伏尔泰的学说中已经包含了进步论的萌芽。

  欧洲中心论的曾祖及其衣钵传承者

  “这种欧洲中心论的曾祖父是19世纪的‘社会学之父’奥古斯特·孔德以及亨利·梅因(Henry Maine)爵士。这两人分别区分出所谓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新思维和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新社会组织,据说这些新方式取代了古老的‘传统’方式。欧洲中心论的一个祖父是埃米尔·涂尔干。他提出了‘有机的’社会组织与‘机械的’社会组织之间的对立。另外一个祖父是费迪南德·滕尼斯,他强调的是从传统‘共同体’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在下一代人里,塔尔科特·帕森斯提出‘普遍主义’社会形式与‘特殊主义’社会形式之间的对立,而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则宣称发现了传统的‘民间’社会与现代‘城市’社会之间的对立和转变,至少是二者之间的一种‘连续性’,而且还发现了‘低级文明’与‘高级文明’的共生现象。汤因比(1946)虽然研究了20多个文明,但是他也宣布‘西方’文明的独特性;而斯宾格勒则对西方文明的‘衰落’提出警告。”34

  西方中心论的始作俑者——伏尔泰

  大家都知道,法国大文豪伏尔泰为18世纪欧洲推崇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然而,另一方面鲜有人知的是他同时又是欧洲中心论的始作俑者。在其所著的《哲学词典》中,伏尔泰在推崇古代中国文化的同时鼓吹欧洲的进步,对中国进行贬抑,说中国300年没有发展,为后来欧洲人打压中国文化埋下伏笔。

  “我们相当了解中国人现在还跟我们大约300年前那时候一样,都是一些推理的外行。最有学问的中国人也就好像我们这里15世纪的一位熟读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学者。但是人们可以是一位很糟糕的物理学家而同时却是一位杰出的道德学家。所以,中国人在道德和政治经济学、农业、生活必需的技艺等方面已臻完美境地,其余方面的知识,倒是我们传授给了他们的。”35

  “在科学上中国人还处在我们200年前的阶段。”36

  伏尔泰也是东方主义的汉学主义之始作俑者

  伏尔泰“开创了汉学主义的浪漫主义传统,并塑造了理想化的中国形象。在也许是最早的全球通史中,他开篇伊始把占有显赫地位的前两章奉献给了中国文明。他虽然对中国赞誉有加,却又将其展现为一种一成不变的文明:‘这种辉煌的状态已经维持了超过四千年,但是在律法、行为、语言,甚至时装与穿着的样式方面都没有丝毫重大改变。’”37

  西方中心论的雏形——“四个时代”划分

  七年战争(1756—1763)之前,英法之间争夺传播中国文化主导权,七年战争之后,英国开始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建设之风。因此,可以说七年战争是欧洲“中国风”从扬到抑的分界线。从大的时间范围来说,伏尔泰的《风俗论》从开始写作到最终完稿,恰好跨越了这个转折时期。因而,《风俗论》固然表现出对中国历史的推崇,但同时也潜伏着西方中心论的萌芽。下面这段对艺术史的分期就是这种萌芽状态的表现:

  “一切都使我们相信,如果要研究艺术史,那么在世界史上,只有四个时代是值得称道的,那就是亚历山大时代、奥古斯都时代、美第奇家族时代和路易十四时代。”38

  伏尔泰《风俗论》从1740年开始撰写,到全书完成花了16年时间;作为其导论部分,于1765年以《历史哲学》标题发表。之后依然不断对该书进行修改、增补,直到他去世。

  同样的历史分期理论,伏尔泰又在另一部著作《路易十四时代》的导言中略作展开,兹概述如下:

  世界历史上只有四个时代值得重视:

  第一个是菲利浦和亚历山大时代。或者说是伯里克利、德谟斯提尼、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阿佩尔、菲迪阿斯和普拉克西泰尔这类人物的时代。但是这种荣誉只局限于希腊的疆域之内,世界当时已为人所知的其他地区还处于野蛮状态。

  第二个是恺撒和奥古斯都时代。这个时代还以卢克莱修、西塞罗、李维、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瓦龙和维特吕弗等人的名字著称。

  第三个是紧接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之后的时代。美第奇家族把被土耳其人驱逐出希腊的学者请到佛罗伦萨,这是意大利光辉灿烂的时代。正如早期的希腊人把艺术尊誉为智慧一样,当时一切都趋于完美。文化技艺一如既往,由希腊移植到意大利,种在适宜的土地上。它在这块沃壤里,顷刻之间变得果实累累。

  第四个时代被人称为路易十四时代。可能这是四个时代中最接近尽善尽美之境的时代。其他三个时代的发现使这个时代得以充实丰富,因此它在某些方面的成就比其他三个时代的总和还多。说实话,在这个时代,也并非所有文化技艺都比在美第奇家族、奥古斯都和在亚历山大统治之下更有发展。但是,总的说来,人类的理性这时已臻成熟,健全的哲学在这个时代才为人所知。这种说法是千真万确的:从黎世留红衣主教统治的后期起,一直到路易十四去世后的几年止,在这段时期内,我国的文化技艺、智能、风尚,正如我国的政体一样,都经历了一次普遍的变革,这变革应该成为我们祖国真正光荣的永恒标志。欧洲的文明礼貌和社交精神的产生都应归功于路易十四的宫廷。……在所有时代中,因拥有才能卓越的伟人而超凡出众的,我只知道这四个时代。39

  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是中国风由盛转衰的分水岭,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导言》1751年脱稿,初版后又不断修订达10年之久,也正好处于中国风在欧洲的转变期。

  在这里,伏尔泰构造了以“近代法国中心论”为核心的西欧中心论之道统: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古罗马的恺撒→文艺复兴时期的美第奇家族→近代法国的路易十四时代,代表了他的进步论的世界历史观。这就是以西方伪史为基础的西方中心论历史观的雏形。


Tag: 西方历史 伪史
我也要發一個   ·   返回首頁   ·   返回[歷史]   ·   前一個   ·   下一個
相關內容

你看大秦赋吗? 2021-01-01 

評論
特洛伊#1特洛伊 2021-10-14(N) 鏈接地址

  五、西方中心论抹杀中国历史的价值

  在西方中心论盛行之前,中国曾是欧洲的“理想国”

  随着16、17世纪耶稣会士不断将中国典籍传入欧洲,终于在18世纪掀起了崇拜中国的高潮。

  “‘中国’变成18世纪欧洲的理想国家,中国的孔子变成18世纪欧洲思想界的目标之一,孔子的哲学理性观也成为当时进步思想的来源之一,其影响遂及于法、德、英各国……孔子学说成为时髦的东西,引起了欧洲一般知识界人士对于孔子著书的兴趣,大大耸动了人心。”40

  李约瑟说:“当余发现18世纪西洋思潮多系溯源于中国之事实,余极感欣忭。彼18世纪西洋思想潜流滋长,故为推动西方进步思想之根据,17世纪中叶耶稣会教友,群将中国经籍译成西文,中国儒家人性本善之哲学乃得输入欧洲。……吾人对于社会进步之理想,唯有依赖人性本善志学说,方有实现之望,而此种信心,吾人固曾自中国获得也。”41

  是欧洲制造了世界,还是亚洲创造了欧洲

  “近现代历史,包括早期和晚期近现代历史,是由欧洲人制造出来的,按照布罗代尔的说法,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这就是欧洲历史学家的‘知识’。而正是他们‘发明’了历史学,然后又充分利用了它。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42

  伏尔泰:东方给了西方一切

  “在18世纪以前,我们这些高卢人、德国人、西班牙人、布列塔尼人、萨尔马特人对于自己,除了征服我们的人告诉我们的一鳞半爪之外,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我们甚至没有传说故事,我们不敢设想自己的起源。关于整个西方世界都是由雅弗之子歌篾繁殖出来的这种毫无根据的设想,都来自东方的传说。”43

  “印度人和中国人,他们早在其他民族形成之前,便已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们吃他们土生土长的食物,穿他们织造的布帛,玩他们发明的游戏,甚至受他们古代劝世寓言的教育,我们欧洲的商人只要发现有路可通,就要到他们的国家去旅行,为什么我们却不重视对这些民族的精神的了解呢?

  “当您以哲学家身份去了解这个世界时,您首先把目光朝向东方,东方是一切艺术的摇篮,东方给了西方以一切。”44

  黑格尔的神辩论——“倏忽凋谢的蔷薇,优于永存的高山!”

  从伏尔泰的《风俗论》,经过基佐的《欧洲文明史》,再到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西方中心论完成了从崇尚中国风,到抵制中国风的转变。让我们来看一下,西方中心论的祖师爷是如何否定中国历史的。

  黑格尔是以德国中心论为核心的西欧中心论的典型代表。他是这样否定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的:

  我们已经说过,中国和印度至今都还存在,波斯却不存在了。波斯转入希腊的过渡固然是内在的;但是这里它也变成了外在的,就是主权的移让——这一种事实从这时起不断发生。希腊人把统治权和文化拱手让给罗马人,罗马人又为日耳曼人所征服。假如我们仔细审视这种转变,就会发生下列问题——譬如拿波斯为例——为什么波斯沉沦,而中国和印度却始终留存呢?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排除我们心头那种偏见,以为长久比短促更优越的事情:永存的高山,并不比很快凋谢的芬芳的蔷薇更优越。45

  黑格尔认为:印度文化高于中国文化,波斯文化高于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又高于波斯文化,罗马为希腊文化的继承者,而日耳曼人文化又高于希腊和罗马文化。黑格尔把长存的中国、印度文化比喻为永存的高山,把短命的波斯、希腊、罗马文化比喻为倏忽凋谢的蔷薇。而这些已经灭亡、命运短促的民族文化却远远优越于长存的中国文化!黑格尔要为他的听众和读者洗脑:倏忽凋谢的蔷薇,优于永存的高山!

  中国几千年历史不及现代欧洲的几天

  “如果连年累代未产生有价值的变化,如果存在法则和生活秩序无限单调地重复,那么,历史的意义便不复存在。非洲的野蛮部族是有历史的。但是,当知道了日、年的秩序,而这至多花30年的时间,这部历史也就可了无遗漏地知晓了。甚至高度复杂但停滞不前的中国生活也只有短短的历史记载——好几千年占的篇幅还不及现代欧洲史的几天:‘欧洲的50年胜过中国的一个轮回。’”46

  梅尔茨这部著作的第一卷于19世纪末问世,其对中国历史的评论,与黑格尔的神辩论一脉相承,代表了当时西方中心论的历史价值观。

  19世纪后半期:全盘改写世界历史、虚构欧洲中心论的社会科学

  “然而,到19世纪中期,欧洲人对亚洲,尤其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雷蒙德·道森(Raymond Dawson;1967)在《中国变色龙:欧洲人的中华文明观分析》这一标题醒目的著作中梳理和分析了这种变化。欧洲人过去把中国当作‘榜样和模式’,后来则称中国人为‘始终停滞的民族’。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种变化?工业革命的来临以及欧洲开始在亚洲推行殖民主义的活动,促成了欧洲思想的转变,结果,即使没有‘虚构’全部历史,也至少发明了一种以欧洲为首和在欧洲保护下的虚假的普遍主义。到19世纪后半期,不仅世界历史被全盘改写,而且‘普遍性的’社会‘科学’也诞生了。这种社会‘科学’不仅成为一种欧式学问,而且成为一种欧洲中心论的虚构。”47

  “社会科学是19世纪在欧洲和北美形成的,因此毫不奇怪,它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当时的欧洲世界觉得自己是文化上的胜利者。”。

  六、邪恶的“文明等级论”与文明的怪胎

  偷梁换柱——欧洲的“文明等级论”

  在欧洲,“文明”一词最早的使用者是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财政大臣杜尔哥。杜尔哥是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重农学派的学术源头在中国,因而欧洲的“文明”概念起源于中国就不难理解了。从中国导入的“文明”概念,经过基佐、摩尔根的发挥,形成了从蒙昧、野蛮,进展到文明的社会发展理论,最终被欧洲人窃取来为其建立殖民宗主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文明等级论”服务。本来身为蛮夷的欧洲列强,在其所建立的新的国际秩序中摇身一变成了“文明民族”,反过来,原本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如今却成了“野蛮民族”,从而形成了典型的西方中心论意识形态。

  “文明等级论”的标准

  “到了19世纪初,一个经典文明等级的标准(the classical standard of civilization)开始趋向稳定,形成全球共识。国际法教科书对此毫不讳言,并一以贯之地强调,国际法指的是文明国之间的交往法则,文明国(civilized nations)指的是欧美基督教国家,而中国、日本、韩国、奥斯曼帝国以及多数亚洲国家则是半文明国(semi-civilized nations)或不开化的蒙昧国(barbarian nations),其余的人类都是野蛮人(savages)。著名的苏格兰国际法家詹姆士·洛里默(James Lorimer)索性将土耳其、中国和日本一律划为半蒙昧国家(semi-barbarian states)……”48

  文明等级论与进化史观

  19世纪以“文明与野蛮”的概念为世界族群分类的观念风靡世界。然而,这个本来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一对概念——夷夏之辨的变种。自古以来,采用儒学标准的社会称之为夏(文明),夏的内涵为礼仪之邦。采取蛮夷社会标准的称之为夷(野蛮),其内涵为崇尚蛮力,不讲礼仪。到了19世纪,这个标准被翻转过来,以进化论弱肉强食的规则为标准,欧洲列强成了强者、文明的民族,而亚非拉各族,包括中国人,都成了野蛮或者未开化民族,只是因为在欧洲列强面前他们属于弱者。

  “文明的等级从野蛮到蒙昧不开化,从蒙昧不开化到半文明,再从半文明到文明开化,体现了我们所熟悉的进化论的历史观。无论是五级、四级还是三级(半文明与蒙昧不开化有时合为第二级),这个文明的标准到了19世纪才趋于经典化。经典的文明标准将世界上所有国家和种族都囊括其中,它被编入国际法条文,写进教科书,成为学识,也嵌入欧洲列强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之中。19世纪初期出现的大量政治地理学教科书、人类学著作、文学和历史学都无不带有文明进化的思想印记,它所代表的历史进步主义,在时间上早于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这种进步主义理念中既有欧洲启蒙思想的进步观,例如亚当·斯密以来的社会阶段论,又有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的社会学实证主义的发展观,更积累了欧洲人自从地理大发现以来在全球各地的殖民经验。”49

  现代中国人接受被称为“半文明人”甚至“野蛮人”

  “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等级论传入中国的渠道主要有两条:一种是直接从西文移译,另一种是通过日本转道入华。从西文移译入华的传播主体,既有西方传教士、商人和外交官,也有中国知识界人士。其中西方传教士、商人和外交官由于受中文水平的限制,在翻译过程中大多与华人助手合作,即由西人口译,华人笔述。或许是出于传教的方便,或许是为了避免在交往过程中出现意想不到的尴尬局面,也或许是碍于合作者的情面,这些西人在移译西方文明等级论的过程中,大多遮蔽了中国在这套理论中处于半文明国家的地位这一事实。

  “从1901年开始,西方经典的文明等级论在中国的传播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传播的主体,由原来以西方传教士、商人和外交官为主,华人为辅这一模式,转变成以留日学生占据绝对优势。与此相联系,文明等级论的来源已不再是欧美等西方国家,而是日本。当时日本地理学家志贺重昂、中村五六、横山又次郎、矢津昌永、牧口常三郎等人的著作被先后译成中文,其中的文明等级论内容也随之得到广泛传播。

  “……随着经典的文明等级论的广泛传播,西方人是文明人,中国人是‘半文明’人甚至是‘野蛮’人,不仅成为一种常识,而且逐渐内化成为一种民族心理状态;在国际交往过程中遇事自矮三分,则成为部分国人的下意识行为。”50

  欧洲人盗用文明概念正在进行时

  “欧洲人的文明等级论上升为所有主权国家的共识,这个过程是在19世纪完成的,现代国际法里的‘主权国家’往往就是‘文明国家’的代名词。德国政治哲学家、法理学家卡尔·斯密特在这个问题上从不讳言,他指出:‘从16世纪到20世纪,欧洲国际法始终主张,基督教民族不仅创造了一套适应于整个地球的秩序,而且还代表此秩序。“欧洲”这个概念意味着正常态,它替地球上所有不是欧洲的地方树立起一套标准。文明除了指欧洲文明之外,别无他指。在这个意义上,欧洲俨然是世界的中心。’51严格地讲,从国际法所设立的‘秩序’和‘标准’来看,欧洲中心主义和华夏中心主义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斯密特坦白地说‘文明等于欧洲文明’,这句话意味深长,重点不在于欧洲人对外族人居高临下,或者具有真实或虚幻的优越感,而在于他们如何系统地、精确地、寸土不让地在地球上建立了一套空间秩序,致使所有的化外之地和化外之人都归属于欧洲的文明范畴。”52

  这是对中国文明概念的僭越和滥用。西方列强在海外殖民的过程中,为掩盖其蛮夷的身份打着文明的旗号,反而对文明国家贴上“未开化”“半开化”的标签。这正是西方中心论的典型手法。需要警惕的是,这不仅限于过去的历史,当代西方学者持此观点者也不乏其人,是正在进行时的西方中心论。

  美国的“民主”概念来自法国乌托邦53

  美国并非民主社会。美国为民主社会之说,来源于法国作家托克维尔所写的一本乌托邦著作——《论美国的民主》。然而,实际上并没有迹象显示托克维尔真的去美国进行了实地考察。

  第一,《论美国的民主》不反映美国当时的真实情况,既不反映南北矛盾,也不反映东西矛盾。当时美国是奴隶制国家,关于蓄奴和废奴正经历着重大的社会冲突;同时,当时正在开始进行西部大开发,对印第安人进行着大规模屠戮的运动。这些当时的美国最突出的问题,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没有任何反映。

  第二,该书目录看上去似乎很翔实;然而,当展开每一章节内容时,基本上可以说都是空洞的议论,缺乏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的内容。这样的话不必到美国当地去,在法国凭借一些文字资料一样可以完成著作。

  第三,该书是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的翻版,与其说是一部历史著作,不如说是一部理论著作。

  阿耳贝·索累尔说得对,《论美国的民主》的作者将孟德斯鸠的遗产传到了19世纪下半叶。索累尔在其关于拉布列德男爵的著作中写道:“托克维尔同孟德斯鸠一样,是一位概括能力很强和推论偏于武断的文人……托克维尔的著作,在方法上和题材的安排上,都完全以孟德斯鸠为借鉴。他的《旧制度与革命》,可以比之于孟德斯鸠的《罗马盛衰原因论》;而他在写《论美国的民主》时,则仿效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索累尔写道,比托克维尔年长的鲁瓦伊埃科拉尔,以及他的一些同时代人,都曾发觉这位年轻的思想家受到了孟德斯鸠的影响。我们在《世界名人传》(政治部分,第15卷,巴黎,1842年)中看到,沙尔·卡骚写道:“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出版已近百年,至今仍对现代社会有所影响,而在《论法的精神》以后,有哪一部关于政府原理的著作能像《论美国的民主》这样受到极大的欢迎?……他在社会问题的研究中表现的细致和死钻精神可能不如孟德斯鸠,但其诚挚的信念和冷静的热情却高于孟德斯鸠……”毫无疑问,法国的政治传统受到了托克维尔著作的深刻影响。约瑟夫·巴尔特勒米在其《宪法论》(巴黎,1933年新版,第46页)中写道:“行使1875年宪法的一代人的政治教育,受蒲鲁东的影响较少,而受托

  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的影响较大……”54

  第四,该书的立场是法国,写美国民主实际上是为法国政治服务的。拉斯基在拿布赖斯与托克维尔比较时写道:托克维尔对美国的认识比布赖斯深刻得多,因为托克维尔实际上是从法国文明出发写他的著作的,而美国在他的著作中更多地像插图,而不像中心主题。55

  第五,《论美国的民主》与其说是对过去历史经验的总结,不如说是对其后政治实践的指导。《论美国的民主》的价值在于对法国、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及俄国未来的政治思想所产生的影响。

  第六,正如孟德斯鸠所写的《波斯人信札》一样,形式上是以一个来到欧洲的波斯人的眼光看欧洲,实际上是孟德斯鸠自己写的对欧洲的观感;托克维尔也一样,以到美国进行考察的形式,书写出自己对美国政治体制的理解。换句话说,这部书并非对美国进行实地考察的记录,而是一部乌托邦性质的著作。

  西方中心论的要害——“普世价值”概念

  例如美国的民主、自由、人权、法治概念,法国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概念,启蒙运动的理性、自由、自然、进步概念,人们将其当成了来自西方历史本身的产物,此其大谬也。上列这些人人熟知的概念实际上既非欧产,也非美产,实际上是地地道道地来自中国儒家的概念。

  例如民主概念,美利坚之建国及民主,皆为中华文明与儒家思想在全球展开之显例。20世纪上半叶时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曾说,美国民主直接来自欧洲,间接源于中国。在18世纪后期,北美英属殖民地的精英们透过欧洲启蒙运动获得了中国文化。爱默生(Ralph W. Emerson, 1803—1882)是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林肯总统称他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诗人艾兹拉·庞德(Ezra Pound, 1885—1972)敬仰儒家(孔子、孟子)、启蒙运动代表人物(魁奈、伏尔泰)和美国建国教父(富兰克林、杰斐逊)。庞德的“儒家历史情结”(Confucian sense of history)使他相信“美国建国教父们……把18世纪启蒙运动的产品和法国的高尚价值移植到北美的土地上,而这些则都是欧洲从儒家中国引进的……”所以,庞德主张:“应该用中国代替希腊,作为西方传统的渊源。”美国最高法院的建筑物上塑三圣像分别是孔子、摩西和梭伦,唯前者乃真实文献所记载。56

  西方中心论虚构古希腊概念,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仿造中国的民本主义,从而进行托古建制,在18世纪末古希腊概念成了民主的国际大讲堂。如上所述,美国本来也并不知道自己是民主国家,在读了法国人托克维尔杜撰的《论美国的民主》这部乌托邦著作,才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样进行宣传!

  岂知美国虽然采用“中学”作为实用,却坚持其西学之本体——上帝选民的观念,则是其一切双重标准的根源,结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西体中用”的文明怪胎:对土著居民实施种族灭绝政策,对外实施禁止他人染指美洲、任由自己干预世界的霸权主义,对本国白种人内部采用了部分民本主义的实用主义策略。明明是针对白种人内部采用了中国文化的民本主义手法,却戴上一顶来自古希腊“民主”的帽子。

  七、弗兰克说:我们大家都是欧洲中心论的信徒

  已故当代著名旅美德国学者贡德·弗兰克曾说:“无论自觉与否,我们大家都是这种完全以欧洲为中心的社会科学和历史学的信徒。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拥有世界经济和文化支配权力以来,由于帕森斯在社会学领域里把韦伯主义奉为神明,这种情况就更为明显了。帕森斯的文不对题的《社会行动的结构》和《社会体系》,由此派生的‘现代化理论’以及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1962)都出自同一个欧洲中心论,都遵循着同样的理论模式。那么,我们要问,有什么新颖之处呢?罗斯托的‘阶段论’几乎是……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的阶段论的‘资产阶级’翻版——都是以欧洲为起点。……罗斯托宣称,继英国之后,美国将给世界其他地区提供一面未来的镜子。罗斯托还在《整个事情是如何开始的》(1975)一书中用所谓欧洲特有的科学革命来解释‘现代经济的起源’

  ……”57

  “我们大家都是这种完全以欧洲为中心的社会科学和历史学的信徒”,说的尽管是弗兰克本人强烈反对西方中心论,然而他反对西方中心论时所使用的概念都是在西方霸权时代环境下受到西方中心论污染的,因而他自己也还是脱不了西方中心论的影响。

  弗兰克提出世界体系5000年说

  弗兰克在其《白银资本》一书中,用大量历史事实对西方中心论进行了尖锐批判,使人们有振聋发聩的感觉,以至于连许多中国学者都觉得批判西方中心论过头了。然而,正如弗兰克自己所说的那样,“无论自觉与否,我们大家都是这种完全以欧洲为中心的社会科学和历史学的信徒”,弗兰克在超出15世纪之前的历史范围内,依然是一个西方中心论者。

  例如,弗兰克为了阐释人类中心主义,提出了世界体系5000年说,其中引据威尔金逊的“中心文明”说:

  戴维·威尔金逊(1989)确定“中心文明”形成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这时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经过长期政治冲突融会成了一个包括列国在内的体系。威尔金逊的著作对分析世界体系史极具价值,“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汇合必然就形成世界体系。然而根据下述确定体系关系的准则,汇合的时间要大大早于公元前1500年。根据“相互交融的积累”这一经济准则,汇合包括印度河流域和叙利亚及黎凡特地区。因此,汇合的时间应在公元前第三个千年初叶或中叶的某个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700—2400年。58

  遗憾的是,弗兰克在这里极力推崇威尔金逊确定的“中心文明”说,其实是西方中心论东方主义的新变种。

  威尔金逊的“中心文明”是什么货色

  威尔金逊从16世纪到20世纪之间出现的文明社会中选择了14个概念实体:美索不达米亚、埃及、爱琴、印度、爱尔兰、墨西哥、秘鲁、奇布查、印度尼西亚、西非、密西西比、远东、日本、中心,作为其体现世界体系“中心文明”概念的外延。然后,以时间顺序排列,第一阶段是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到前2750年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爱琴文明在前1500年形成中心文明的发端(近东阶段),第二阶段是中心文明的古希腊—罗马阶段,第三阶段是公元500年的中心文明中古阶段,第四阶段为公元1500年的中心文明西方阶段,第五阶段为公元2000年开始的中心文明全球阶段。其他文明都被边缘化了。59

  威尔金逊说:“诚如上文所示,这一新界定对已有种种文明名录的突出影响是:诸如古典文明(或曰古希腊文明,或曰希腊—罗马文明)、赫梯文明、阿拉伯文明(或称东方三博士文明,或曰古叙利亚文明,或称古伊朗文明,或称伊斯兰文明)、早期基督教文明、俄罗斯文明,乃至我们自己熟知的西方文明这样一些文明必须变更说明,成为先前未被认识到的社会网络实体的一个个时段或其中的一片片地区;我认为这一社会网络实体既是一文明社会,又是一世界体系,因而是一单一文明。我称这一单一文明为中心文明。

  “因此当今地球上只有一个文明——一个单一的全球文明,近在19世纪,尚有一些独立的文明(即那些以中国、日本和西方为中心的文明)。当今就只剩一个文明中心了。”60

  威尔金逊认为这个唯一的文明中心,就是西方现代文明。虚构的古希腊文明史料照用不误,换一种说法就可以将西方中心论变成人类中心论!可惜反对西方中心论的勇士弗兰克先生,就这样被改头换面的西方中心论忽悠了,最终自己也跟着落入西方中心论的窠臼中……

  二战后雅斯贝斯提出“轴心时代”概念——西方中心论的新变种

  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殖民地解放运动,于是西方中心论的种族主义变得臭名昭著,因而作为西方中心论三重构造的表层部分开始出现一些变化。

  这种变化表现在理论上,出现了对西方中心论的反思与部分否定。德国当代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在其于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Vom Ursprung und Ziel der Geschichte)一书中,提出了“轴心时代”的概念,一方面不得不承认中国及印度对世界历史的贡献,一方面继续坚持其以古希腊及希伯来为代表的西方中心论观念。

  轴心时代将中国与古印度、古希腊、古犹太并列,分别列为世界历史早期三大轴心文明,表面上看来是对西方中心论的否定,实际上是西方中心论以退为进的表现形式。雅斯贝斯也许知道古希腊的东西不靠谱,如果继续坚持原来不承认中国历史的立场,效果会适得其反,于是退一步以可以考证确切年代的中国历史为基础,加上印度的宗教作陪衬,为西方学者所虚构的古希腊文明找个垫脚石。表面上说是三大轴心,实际上还是突出古希腊及基督教世界的轴心地位。

  就在雅斯贝斯于1949年出版《历史的起源与目标》的同一年,梁漱溟的名著《中国文化要义》在中国出版,该书在东西文化观上,把人类文化划分为西洋、印度和中国三种类型,与雅斯贝斯所提出的轴心时代三轴心的概念异曲同工,两者都主张古希腊为西方的历史源头。这种思想现在正在学术界广为流行,例如学界巨擘汤一介先生晚年就曾不遗余力地推崇这种文明轴心论。实际上这正是西方中心论改头换面后新的表现形式……

  八、结论:“西方伪史”是西方中心论的历史学基础

  综上所述,西方中心论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它还牢牢地掌握着文明话语权,并压制着中国文化的复兴。我们知道,中国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因而中国文化的复兴,正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西方中心论的历史学基础是西方伪史。彻底批判西方中心论,需要首先彻底揭露西方伪史的真面目。

  欧洲本来没有历史,如今却有整套的“世界历史”体系。这种世界历史并非基于历史事实,而是出于西方传教士及其御用文人的杜撰。

  欧洲在中国纸及印刷术传入前不存在历史,兽皮(含羊皮)与莎草片是伪造历史文献的载体。16世纪末及17世纪初,法国神学家斯卡利杰(Joseph Scaliger, 1540—1609)参照中国历史资料,构建了欧洲及圣经历史的年代框架,这是西方伪史的发端。

  17世纪中叶大批法国传教士将中国文化系统地传入欧洲,这是中学西被高潮的发端。法国是在欧洲传播中国文化的中心。欧洲诸语言仿造汉语雅言形成书面通用语言,法语、英语、德语依次成熟于17世纪末、18世纪中期及19世纪中叶。

  19世纪之前的欧洲不存在“历史科学”。19世纪的所谓“历史科学”建立在比较历史语言学的基础之上,而所谓的比较历史语言学是一种新的伪造历史的工具。所谓希腊语、拉丁语及希伯来语,三者的共同特点是宗教语言、死语言,并非建立在任何一个活着的民族的口语基础之上。

  揭露西方伪史,其突破口为虚构的古希腊文明。正如萨米尔·阿明(Samir Amin)所说的那样:“必须揭穿西方中心的意识形态和欧洲中心的世界历史,这个假的谱系开始于伪造古希腊(its fake genealogies starting with the fabrication of Ancient Greece)。”61

  2019年9月18日

  +++

  1 [英]彼得·伯克:《文艺复兴》(第2版),梁赤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1页。

  2 [美]J.M.布劳特:《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地理传播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史观》,谭荣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3—5页。

  3 [美]H.基辛格:《世界秩序》,胡利平等译,中信出版社,2015年,第334—335页。

  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European_Miracle

  5诸玄识、董并生:《“世界伪史”纪年体系来历揭秘》,该文收入本论文集。

  6同上。

  7Cours D'étudeshistoriques: Chronologielitigieuse, 5, Firmin Didotfréres, Paris, 1843, p.13.

  8 诸玄识:《虚构的西方文明史——古今西方“复制中国”考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5、121页。

  9诸玄识:《虚构的西方文明史——古今西方“复制中国”考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67页。

  10董并生:《虚构的古希腊文明——欧洲“古典历史”辨伪》,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前言,第10页及第3页。

  11[美]马丁·贝尔纳:《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郝田虎、程英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第254页。

  12同3,第255页。

  13 王倩:《20世纪希腊神话研究史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年,第62页。

  14 [英]达尔文:《人类的由来》,潘光旦、胡寿文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97页。

  15[美]马丁·贝尔纳:《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郝田虎、程英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第176页。

  16关于维科和大洪水之后的世界人口,参见Manuel(1955,pp.154-155)。

  17同15,第196页。

  18 [美]马丁·贝尔纳:《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郝田虎、程英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第196页。

  19Shakespeare authorship question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20 详见林鹏、诸玄识、董并生:《“莎士比亚剧作”是基于中国文化及文学的伪造——其本质为文化殖民之工具》,《名作欣赏》,2018年第1期、第2期。

  21 最近,瑞士也发现在13世纪有《大宪章》——Switzerland's Magna Carta, 1291年。请注意,那个时代,整个欧洲都处于无文字时期!——引者

  22 详见林鹏、诸玄识、董并生:《西方中心论批判》,第3卷《普世篇:文明的怪胎》,第4章《美承英制,英制何承?》的相关考述。

  23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古朗日(1830—1889),著有《古代城市》及《古代法国政治制度史》等书。

  24 [美]詹姆斯·哈威·鲁滨孙:《新史学》,齐思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123—125页。

  25 [英]马克斯·布尔:《回眸中世纪》,林翠云、葛舒旸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66页。

  26同25,第60页。

  27同25,第67页。

  28 [英]马克斯·布尔:《回眸中世纪》,林翠云、葛舒旸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67页。

  29 [美]罗宾·W.温克、L.P.汪德尔:《牛津欧洲史》,任洪生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第95页。

  30 [英]彼得·沃森:《人类思想史——冲击权威:从阿奎那到杰佛逊》,姜倩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第109页。

  31 [英]彼得·伯克:《文艺复兴》(第2版),梁赤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4页。

  32 孔多塞(Jean Antoine Condorcet,1743—1794),法国启蒙运动的哲学家、政治理论家、数学家和经济学家。他是重农主义经济学家杜尔哥的好朋友,两人与英国的亚当·斯密一起并称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孔多塞作为百科全书派的唯一代表,亲身参加了大革命的具体活动。

  33 [德]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李秋零、田薇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11页。

  34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第18—19页。

  35[法] 伏尔泰:《哲学词典》(上册),王燕生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323页。

  36 同35,第330页。

  37 顾明栋:《汉学主义——东方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的替代理论》,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06页。

  38 [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卷),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282页。

  39 [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导言》,吴模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4页。

  40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89页。

  41 1942年8月31日《大公报》,李约瑟讲演稿《中国文明》。

  42[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第3—4页。

  43 [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卷),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232页。

  44[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卷),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231页。

  45[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第229页。

  46[英]约翰·西奥多·梅尔茨:《十九世纪欧洲思想史》(第1卷),周昌忠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6页。

  47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第14页。

  48 刘禾:《国际法的思想谱系:从文野之分到全球统治》,载刘禾主编《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第78页。

  49 刘禾:《国际法的思想谱系:从文野之分到全球统治》,载刘禾主编《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第80页。

  50 郭双林:《从近代编译看西学东渐——一项以地理教科书为中心的考察》,载刘禾主编《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第289—290页。

  51见Carl Schmitt, The Nomos of the Earth, translated and annotated by G.L.Ulmen (Candor, NY:Telos Press Publishing, 2006),引文均采用英文译本。

  52刘禾:《国际法的思想谱系:从文野之分到全球统治》,载刘禾主编《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第48—49页。

  53 林鹏、诸玄识、董并生:《西方中心论批判》三卷本之三《普世篇——文明的怪胎》。

  54 “研究《论美国的民主》的参考文献”,见[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053—1054页。

  55 同54,第1049—1050页。

  56 诸玄识博客《美利坚的缘起:依靠“复制华夏”而立国》。

  57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第20页。

  58[德]安德烈·冈德·弗兰克、[英]巴里·K.吉尔斯主编:《世界体系:500年还是5000年?》,郝名玮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93页。

  59[德]安德烈·冈德·弗兰克、[英]巴里·K.吉尔斯主编:《世界体系:500年还是5000年?》,郝名玮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63—264页。

  60 同59。

  61 South Asia Bulletin, vol. 11-1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1991, p.69.

作者:董并生

頂部     1/1 
歡迎評論
未登錄,
請先 [ 註冊 ] or [ 登錄 ]
(一分鍾即可完成註冊!)
返回首頁     ·   返回[歷史]   ·   返回頂部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