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漢人 2016-10-14 2100 1 0 0 0
清朝,清朝历史,满遗,当代满清,阎崇年被打,全国叫好。。。
阎崇年被打

  前两年听阎崇年在百家讲坛上开讲《明亡清兴六十年》时,虽没有多大的民族意识,也隐约感到此人的民族立场有问题,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摇着脑袋、面带痛恨嫌恶的表情、把手指往下用力一甩说道:“明朝的后宫啊,是卑鄙龌龊!” 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句话,特别是全面了解了明朝后宫到底是什么样之后印象更加深刻——马皇后、钱皇后、孝宗生母、李太后等等这些伟大的女性怎么可以说是卑鄙龌龊?怎么可以以偏概全以点盖面?如果我们单看孝庄太后、慈禧、婉容等人,是不是也可以说清朝的后宫更加卑鄙龌龊?
  也是在《六十年》里,第一次听说了阎崇年的“悲喜论”,这更让我这样一个本没有多少汉民族意识的人觉得有些不对劲——比如说一户人家被强盗抢劫并杀了全家,我们能说这件事是很难说悲也很难说喜吗?只要是一个有起码良知的人断然不能站在强盗的立场上说强盗很欢喜。至于他后来说的明亡清兴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三分三合”论,现在看来就更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了。
  阎崇年其实也是很高明的,他做了个很巧妙的挡箭牌:袁崇焕。他高度评价袁崇焕,赞扬袁的爱国精神,这一招很是迷惑了不少人的眼睛——哦,原来阎老师不是光讲满人的好话啊,他还是很有大中华民族意识的嘛。对的,我以前也这样上当的,直到后来稍微了解了一点真实的历史后才幡然醒悟。袁崇焕的功过我暂且不讨论,套用一个网友的话:“袁崇焕不是汉奸,但吹捧袁崇焕的人就说不定了。”
  阎崇年鼓吹袁崇焕至少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效果:1、突出明朝统治的黑暗,皇帝的昏庸和官场的卑鄙(指袁被捕和官员纷纷上书请杀袁以谢天下);2、衬托出满清统治者的英明和大度(指子虚乌有的反间计和乾隆为袁平反);3、反映出当时汉人多么愚昧残忍(指北京市民生吃了袁),活该被满人屠杀;4、为自己开脱,树立正直、公正、不带民族偏见的形象。想通了这些,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对满清的深恩厚泽念念不忘的阎崇年却会如此鼓吹袁崇焕了。
  大家都知道,阎崇年从前是北京满学会的会长,但是以他汉人的身份来做满学会的会长,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有些奇怪。顺便说一句,这个“满学会”现在被国家解散了,阎崇年又成立了一个什么紫禁城满文化研究协会(似乎是这个名字),如今还做着会长。再看看满族网站上对阎崇年的吹捧(甚至有人做诗赞阎),不能不让人怀疑此人的民族身份。他的家族史网上有传言,但我不能确信,所以也不好乱讲。据说文革时他曾经拿着自己的《努尔哈赤传》去找出版社出版,人家说:“要出书的人多了,哪还轮的到一个外国人的传记,慢慢等着吧”
  阎崇年如此美化满清却受央视热捧的原因,其实我们也不难揣测,往小了说,大家都知道百家讲坛的制片人是满人,往大了说,呵呵呵,可就不大好说了,只能说中央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总是需要棋子的。易中天就说过“阎崇年是‘当头炮’,刘心武是‘拐腿马’,我是‘过河卒’。” 下棋啊下棋。顺便说一句,讲明史的毛佩琦教授曾经在百家讲坛讲过《明十七帝疑案》,但是只讲到明成祖就被结扎了,停了很久后播了一集明仁宗,后来就一直没下文了,其中原因是什么,我们当然是无从知晓的。周思源先生曾在节目中公正评价过满清,后来就没看过周先生再上节目了。也有其他学者和海外媒体曾经批评过阎崇年的历史观,不过似乎对他没什么影响。
  至于对阎崇年的质疑和不满,这些年来随着汉民族意识的渐渐复兴和阎崇年不断推出《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这些专题而不断激化。据我所知,在沈阳、上海、扬州等地都有民众自发质疑阎崇年,但每次提出的问题阎不是顾左右而言他就是说“这个问题我们私下讨论”,十足的太极拳高手。既然百家讲坛上听不到公正的声音,民间辩论又没有途径,于是一些非常手段就自然产生了。据说曾有民众打电话到阎家中质问,阎的妻子说一家都是汉族人,不认为做了什么不对的事,还说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甚至有死亡威胁的。直到这次阎崇年在无锡终于被打了,其实有这样的结果也很正常,这并不是一个凭空突发的事件,而是阎崇年不断抛出自己的荒谬言论与汉民族意识不断勃发的结果。从心存疑惑,到心怀不满,到满腔愤怒,到尝试辩论,到激烈舌战,最终发展成了掌掴,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阎崇年被打后,天涯网友一片叫好之声,大部分人都认为打得好,打得有理,活该。照常理来说,一个古稀老人,又是学者,只不过发表了一些学术见解,为什么会被打,又为什么还被认为打的好呢?因为阎的言论同时惹怒了愤青和精英两大阵营。
  愤青和精英,其实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希望国家能够富强,人民能够安康,只是在如何达到这个目标的方式上存在分歧,但终究同样是炎黄子孙,或多或少都会有朴素的民族情感。从愤青来说,最恨的就是汉奸,从精英来说,最恨的就是宣扬独裁专制,而阎崇年的言论正好是宣扬汉奸理论和专制理论的,也就难怪大家一片叫好之声了。
  作为阎崇年自己,是否要反思一下呢?为什么上百家讲坛的那么多人都没挨打偏偏你就挨打了呢?为什么其他人的帖吧和博客都没被封就是你的被封了呢?就连同样讲清史的、长相很对不起观众的纪连海都没怎么被人骂你却被骂得体无完肤呢?
  所以说,众怒难犯,犯了众怒的人不管得到什么惩罚都是没人同情的。最后再说个玩笑话:犯强汉者,虽老必掴。



Tag: 清朝 清朝历史 满遗 当代满清
相關內容

满清真相简述 2016-09-08 

評論
華夏漢人#1華夏漢人 2016-10-14(N) 鏈接地址

  +++
  阎包衣被打是很正常的,因为他的言论是在是过分,别人一提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就是上刚上线,他提朱元璋朱棣杀人就是指出明朝皇帝的缺陷
  +++
  阎包衣说了 杨州十日和嘉定三屠是为了民族融合 说道这些他都高兴得眉飞色舞
  +++
  鞑靼对汉人血腥残暴,就用促进民族融合解释,鞑靼歪曲四书五经,刻意破坏中华文明又怎么说法?
  +++
  尊重历史,满清遗臭万年,千古被人诅咒骂必然的。
  +++
  中华文明就毁在满清鞑虏手里,特别是康雍乾三个狗皇帝,文字狱一个比一个厉害~~!!!
  +++
  我觉得清朝的后宫才叫乱呢 康乾这么会玩女人还微服私访 那么多妃嫔不想乱都不行
  +++
  此人早晚会遭报应!
  +++
  明朝总体比清朝有气节有朝气有生命
  +++
  发表学术见解就可以把美化满清暴行,岁数大又怎么了?赶明出来个日本老战犯,也发表个学术见解”南京大屠杀是日本给中国人输血呢“。人家李登辉都80多了还在发表学术见解(政治学的)说-钓鱼岛是日本滴······岁数大,发表见解,就可以满嘴跑火车,朗朗的吹牛逼吗,就可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吗。你怎么不去跟**族去探讨一下关于猪肉健康话题啊(人家打不死你),不是发表见解吗。
  +++
  为老不尊,坏蛋不因为老了就变好人,汉奸也不会因为老了而变得爱国。
  +++
  无两宋之岁币,无汉唐之和亲,就凭这点明帝国晚期总比清政府晚期有气节吧
  +++
  是啊。帝国全境直接送人家做殖民地了。然后末代皇帝上吊个还能引来这么多人给叫好的,那肯定有气节。相当的有呢。
  +++
  从你的回复里有几点信息,第一,什么是殖民地?殖民地是在本国以外的领土的总称。以国家政策为背景的集体移民所居住的土地。 我的学识和知识,都不足够对崇祯皇帝作出恰当的评价,他的对和错自然有历史去评价,我只是觉得为自己的天下而死总是好过为自己的天下去做汉奸吧
  +++
  是啊,比起万国来艹,割地赔款,举族为汉奸,认小日本为爷爷的溥仪差远了
  +++
  大明这么有气节,为啥不战死沙场去啊?你们大臣这么牛逼,为啥清军入关,这么多上赶着当“走狗的”?你们大明忠臣义士这么多,为啥随崇祯殉国的就一个老太监啊?切,全族认小日本做汉奸,你看看当时日本伪军里有多少汉人。别玩双重标准了。孩子。
  +++
  自己玩双重标准还说别人,你把战死沙场的祖先给忘了?当汉奸人和战死沙场抗战的人数比起来你看看哪的人多,溥仪六姓家奴的外号可不是白叫的,怎么的,当汉奸还有理了?自己滚回幼儿园上几年学再来显眼眼吧,傻逼。
  +++
  人家明朝再垃圾也比犬清强百倍,这是不争的事实,清狗们请闭上你们的肛门,谢谢。
  +++
  溥仪为什么不上吊对清国尽忠,鞑靼根本就是吸血鬼,没有真正的仁义道德。
  ===
  阎崇年是包衣奴才,要理解
  +++
  不应该把历史的仇恨带到当今,但是也不能美化野蛮的屠夫,应该考虑到其他民族的感情,
  就像你不吃猪肉可以得到尊重,但是你说不吃猪肉的原因是猪肉肮脏,吃猪肉的人也肮脏那就不能接受了,你相信某种总教可以,但是你说不信的人都该下地狱,这就是邪教。
  +++
  满八旗包衣阎崇年一味美化满清的侵略和屠杀,确实没有考虑汉民族的感情。
  +++
  你看的史料,都是满清改过的。明朝没有史料留下来。给袁崇焕定罪不是汉奸,而是威胁皇帝权利。
  崇祯皇帝真的虚心点,让袁崇焕把玩一下,满人如何得利。幼稚造成的。
  +++
  满清确实改了很多史料,所以他们的做法穿绷了,是因为流传在海外的明代史料给予满清的篡改致命的一击。
  比如满清前期中期禁止明朝的科技比如火枪火炮的技术。禁毁《神器谱》《天工开物》这样的科技书籍。结果,海外一流传回国,满清焚书篡典的文化压迫真像就被揭穿了。
  否则我们也不知道岳飞《满江红》的词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清篡改此词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搞得不伦不类。
  +++
  从改这句就可以看出,当时的满清心理是多么的狭隘
  用心是多么的恶毒
  行为是多么的无耻。。  http://tieba.baidu.com/p/1414241881
頂部     1/1 
歡迎評論
未登錄,
請先 [ 註冊 ] or [ 登錄 ]
(一分鍾即可完成註冊!)
返回首頁     ·   返回[清朝历史]   ·   返回頂部